鴉瞳 作品

69.隴右風沙,不是蓋的! 一更





李白心有感觸,一首《清平調》躍然於胸中,於是抬筆一氣呵成: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扶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得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一首完整的詞做好,李隆基也捧著酸魚羹到了身前。




李白趁著帝王唱詞的工夫,自顧自接過他手中那碗羹一飲而盡,而後扯過帝王的大袖擦了擦嘴。




還要嘆一聲:“鹹了。”




七娘看的驚呆了。




這幾年在嶺南呆久了,她都快忘了師父身上那股子狂勁兒犯起來,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




李隆基對這種指定詞牌填詞本來沒抱太大希望,覺得再好也好不出天去。誰知李太白當真叫他驚喜!




帝王正要誇讚兩句,回神發現手上空了,袖子也被臣子扯了去擦嘴。




老皇帝臉頓時黑成一片。




七娘趕忙和稀泥道:“如此一來,龍巾拭吐和御手調羹都做到了。陛下貴為天子還願意禮賢下士,一言九鼎果真大氣。阿耶能得此待遇,當真是三生有幸!”




老皇帝一貫喜歡被捧著。




此刻,被七娘先發制人架起來,他也不好再發怒責難李白,只能咬牙切齒問楊玉娘:“愛妃覺得這詞做得如何?”




楊貴妃糊塗人裝到底,滿眼都是崇拜:“妾甚是喜歡,太白先生的詩詞果真妙!”




李隆基見狀,只好捏著鼻子再誇一次醉醺醺的李白,為著面子,還得賜他金帛做賞。




唯有高力士袖手聽過這首清平調之後,眼中露出一絲詫異與疑惑。




這詞好似暗含深意,將楊貴妃比作漢成帝皇后趙飛燕,難不成是意在提醒陛下?




高力士對旁的事情向來不多爭搶,為人謹慎持重,也算是約束手底下的人。按理,他算得上是個不錯的宦官。只可惜,這人有一顆極度愚忠的心。




他效忠的從來不是大唐帝國,而是李隆基一人。




此刻,高力士決意為陛下盯著楊玉娘。




一出鬧劇將盡,眾人各有收穫,楊貴妃卻有些焦急。她還未曾與七娘說上話呢,往後沒了公孫大娘從中傳遞消息,只怕她要聯繫七娘更難了。




七娘餘光察覺楊玉孃的焦躁,面不改色笑道:“陛下,娘子實在太好看了,我覺得比以往那些宮妃都要美。”




李隆基對這話十分受用,點了點她:“你這鬼靈精的,幼時每回見朕,都要盤算著薅點。說吧,這回又看中什麼了?”




七娘一本正經:“才沒有。我是聽說娘子喜愛用荔枝,潮州改良了荔枝良種,今年種的荔枝個大皮薄,素手輕輕一剝就汁水橫流,可甜了。等五月我差人送進宮來?”




楊玉娘喜用荔枝,這一點帝王也是知曉的。




從前,她長在劍南道,便常吃蜀中自產的荔枝,只是終究比不上嶺南這頭供御的好。自打入宮之後,老皇帝為了博得美人一笑,專程派人在荔枝季往返於兩地,只為供應楊貴妃食用荔枝。




楊玉娘是個小鳥胃,一個人能吃多少荔枝。不過都是帝王為彰顯皇權的自大之舉罷了。




聽七娘這番提議,李隆基暢笑:“難得你有心,還顧念著朕與愛妃。朕就特命你為荔枝轉運使,每年採摘季,你的人走驛站運送,一應待遇俱全。”




七娘得了便宜,見好就收,開心應下來。




只要能送荔枝進宮,就能夾帶著送些別的進來。再與楊妃聯絡,也不是難事。




楊玉娘終於安心,笑著上前拉著七娘的手,道:“妾謝過長寧郡主一番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