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瞳 作品

70.跑啊,城破了! 一更





李白把人攔住,說他賺的那點銀錢都不夠七娘塞牙縫的。




念起這些,李十二白緊蹙的眉頭才算是稍微放鬆下來。




他揉了揉睛明穴,道出疑惑:“酸刺柳雖然對鹽鹼地有效,卻需要三年時間來紮根,那今明兩年隴右倉稟不充的問題如何解決?而且,隴右的主要問題還是風沙過大,倒未見得都是鹽鹼地。”




李白來隴右不過數日,能觀察出這些已是不易。




七娘便不賣關子了。




答道:“沒錯,酸刺柳三年紮根,利用根系在地下構成一張交錯的大網,才能有效地防止土壤沙化。但是就像師父剛才說的,隴右的問題在於沙暴影響作物生長,土地被侵蝕鹽鹼化的事情暫時還可以緩緩。”




“所以,這次首要的是要在沙地築起一道防線,也可以叫它防風林。利用迅速枝繁葉茂的酸刺柳、梭梭和沙柳,在沙地路徑上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阻止流沙南侵農田和草場。”




這些樹種生長迅猛,正好趁著今年春日就可以種下。




這樣一來,林地形成的沙障可以大幅防風固沙,阻擋絕大部分沙塵侵蝕農田,同時,也避免生出更多鹽鹼土壤。




“至於另一點就是糧食產量的提升了。”七娘笑著看向高適,“方才高三十五隻說起秦州的牧監,但卻忘了,那地方可是隴右難得的水稻種植區。”




或者說,整個河西走廊地帶,有許多地方都可以種植水稻。




高適一拍腦袋也想起來了。




秦州一帶氣候溫和水源充足,確實素有種稻的傳統。雖然比不得嶺南地區一年兩熟,但有之前的經驗,想要叫一州稻穀產量翻倍是沒有問題的。




李白忽而笑著拍手:“七娘這一說我也想起來,昨日去司內翻看文卷,甘州(張掖)人也曾有種稻的,只是甘州常受吐蕃和北塞胡人侵擾,留存的文書不多,願意留在那邊開墾種田的農戶也少。”




甘州已經到了邊境前哨。它和涼州處境都算不得安穩,卻因處在河西走廊中部,成為了七娘一人眼中的香餑餑。




七娘索性主動請纓:“不如我親自去甘州瞧瞧。如果合適種稻,那問題就解決了大半。”




她今日說的都是儘快見效的法子。




而隴右主產的是小麥、粟等糧谷,只有爭取出充足的時間,才能慢慢研究增產增收的事情。




甘州就是他們的機會。




李白是知曉甘涼兩地有多危險的。當即黑了臉,嚴令禁止七娘出去以身犯險。




說完,還生氣的“哼”一聲,甩著袖子走了。




見李白拂袖離去,七娘聳聳肩道:“不去就不去,糟老頭子脾氣還挺大。”




話雖這麼說,只是女郎終究長大了,有了自己難以撼動的意志。為了達成心中大願,自然是無懼艱險的。




這趟甘州之行,她勢必要去。




……




陽春三月,隴右天氣暖和起來。




道內在營田使李白的“符”令之下,開始一場風風火火的種樹活動。大唐盛世之下,邊疆卻是民風淳樸,知道這防風林對農田有利,大夥兒都鉚足了勁地挖坑澆水。不過半月之餘,便完成了上頭派發下來的額量。




趁著李白奔走在各州之間勘察,七娘背上包袱,牽馬趁夜出了家門。




高適早在側牆跟下候著。




瞧見七娘一臉震驚,高適忍不住笑道:“怎麼,就許你瞞天過海?等十二白歸家又是好一番雞飛狗跳。”




七娘看高適也是一身外出行裝,明白對方的意圖,便翻身上馬笑道:“怕什麼,到時候不還有高三十五你幫我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