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瞳 作品

73.則天皇帝的面首? 一更





他是因為李林甫的私心而崛起成為節度使的人。看似比不得牛仙客入朝做了宰相,卻是實打實的擁有了兵權。




安祿山為此歡喜,揣著不該有的野心入了李府,卻在見到李林甫帶的一剎那,萬般膨脹的心思都被這位宰輔含笑道破,威勢震懾之下,一一消了個乾淨。




寒冬天裡,虎背熊腰的蕃將從大相公府中出來,已經是汗流浹背。




安祿山回頭,忌憚地再望一眼府邸,大跨步離開。




他會遏制野心,直到扶他上位的李林甫倒臺。




……




李林甫並不知道安祿山的新年詛咒。




年節之後便是春闈,他為了與張九齡留存的那一小部分勢力相鬥,將貢舉選拔的禮部,以及栓選的吏部牢牢掌握在手中。




李林甫啜了口茶,對侍奉在側的兒子道:“今春,陛下又下詔在民間廣求賢才。只要有一技之長,就能入皇城面聖,直達天聽。你說,我怎麼能叫這些個賤民進去放肆妄言,汙了陛下的耳呢。”




若是說些什麼不該說的,豈非不好收場?




李岫一直擔憂阿耶會為權勢所反噬。




聽聞如此言論,放下手中茶壺,跪地俯身勸導:“父親身居高位,更應謹言慎行啊,若因此得罪整個大唐的寒士,豈不是仇怨滿天下。他日一旦落難,只怕是要召來萬人踩踏。”




李林甫聽過這話,卻是一臉好笑:“你當我不弄他們,他們日後就會放過我嗎?”




見李岫被問住了,他又道:“你也不小了,怎麼想法還是這般天真。”




陛下重用他,多半是因為當年他與惠妃為伍,力薦壽王殿下為儲君。有這層私怨在,他就絕不會得了權勢,便為當今皇太子李亨所用。




他是陛下的鷹犬,走的是一條不歸路。




保住權位,盡力掙扎,就是李林甫對自己的唯一預設。




想到這些,他幽幽道:“今年,被送來長安的士子註定詩、賦、論、詞,無一人及第。”




李岫驚恐:“那陛下若是問起……”




“天下富有才學之輩,已盡入聖人麾下,可謂是野無遺賢的大喜事,自然是要呈稟天子,聲勢浩大地慶賀一場。”




一場針對士子的試煉還沒開啟,就已經註定了失敗。




杜甫也在這起“野無遺賢”騙局之內。




特開的恩科於盛夏張榜。




只是,今年不只是杜甫落了榜,就連身邊認識的諸多士子也無一例外全都落第。此時此刻,詩人的敏銳度叫他驟然清醒,繼而想到了七娘二入長安時,曾誠心勸告他:




“不必執著於今日的長安,終有一日,你會發覺毫無意義。”




“杜二甫,暫且放下長安,你才能見到整個大唐。”




一腔懷才不遇,在此刻無比共鳴於這番勸慰。




杜甫不知道七娘如何能看得如此通透,或許,是李白、王昌齡他們在京中時,也有如此感受吧。




長安城中潦倒數年,杜甫終於看清了現實與自己的內心。




他要離開長安,前往隴右,與友人會合。




*




夏末,隴右道剛剛收完今年的小麥。




防風林長成之後,各州縣的農田地力都因此受益良多。加上小麥通過兩年的改良,外加肥料助力,產量自然喜人。




七娘先前因為收復小勃律的功績,已經被李隆基破格升任為天策上將軍諮祭酒,同時兼天策府功曹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