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火人家 作品

再遇陸久

 第3章

 晚飯除了米飯是沈麟媳婦燜的,菜全出自宋蘭之手,沈遷在旁邊幫著洗菜燒火,倒也快。

 飯菜端上桌,坐在火盆邊的沈家人便起身圍了上來。

 沈慶平看到碗裡的菜,皺眉道:“怎麼沒將魚子魚泡分開裝?”

 “分出來的話,剩下的魚肉裝不滿兩碗。”宋蘭垂眸解釋,沈家人多,今晚又有客人在,老太太先前就吩咐了,晚飯分兩桌坐,菜自然需要兩份,村長送來的魚看著大,但魚肚子裡有不少魚籽,有魚籽的魚肉要比沒有魚籽的瘦很多,若將魚籽魚泡單獨盛出來,兩碗魚肉就不夠看了。

 王媒婆由老太太跟康氏陪著坐在另一桌,沈慶平收起偽裝出來的慈愛,坐下就將最大的兩坨魚籽舀到自己碗裡,還警告桌上的人,“你們幾個夾菜時小心點,別夾到魚籽了,年輕的吃了不識數。”

 沈遷埋頭吃飯,沒碰沈慶平護著的魚籽,今晚他跟母親有飯吃就行了,沒打算為了一口魚籽再費腦子。

 很快,兩張桌上的魚都被眾人吃得連湯都不剩,王媒婆心滿意足地起身告辭,她就住在本村,從灶裡抽了根燃著的柴火就走了,也不用人送。

 沈遷跟著沈家人一起站在院子門口,看著王媒婆的身影消失在別家院子的拐角,狗吠聲響起又被喝罵住。

 沈慶平首先轉身往屋裡走,安排道:“沈麟媳婦跟禾姐兒去洗碗,其餘人跟我來堂屋。”

 宋蘭擔憂地看向沈遷,沈遷便停下腳步,落在最後面,低聲跟母親耳語了一句。

 母子二人進屋時其他人已經落座,只留下離火盆最遠的幾條長凳,兩人隨便選了條坐下。

 沈慶平沉思了一會兒,抬頭看著康氏,“老大媳婦,王媒婆說的那個獵戶,你為何覺得不行?”

 沈家眾人聽了便明白,老爺子這還是想讓沈遷找個本村的,而且對陸久獵戶的身份很滿意。

 “他太兇悍了,”康氏撇了撇嘴,嫌棄道,“我聽村裡人說,有嬸子不過摘了他家幾個瓜,他知道後將人家園子裡的瓜藤都拔了,跟別人發生口角,也不管輩分,仗著力氣大,上去就要撕爛別人的嘴。”頓了頓,她又說出另一個老爺子關心的點,“而且他父母都不在了,家裡又沒個兄弟幫襯,唯一的叔叔也在城裡,跟他沒有往來。”

 沈慶平越聽神色越淡,康氏才說完,他便道:“確實不能讓這樣的人進我們家。”

 宋蘭想起下午將她從歪脖子樹上放下來的年輕哥兒,下意識看向沈遷,見兒子神色如常,才收回有些擔憂的目光。

 沈繼峰插言道:“我得鄰村那李家哥兒挺好的。”

 “可是上門……”沈慶平還在猶豫。

 “若不是上門,哪有這麼好的條件,”沈繼峰道,“李家就那一個哥兒,等老兩口百年後,家裡的田地宅子不都是沈遷他小子的,我們也是為他著想。”說著他看向沈遷,目光裡是毫不掩飾的算計,“再說這小子今天在地裡都敢頂撞父親您了,若是娶了本村的人,有了倚仗,以後哪還會把我們這些長輩放在眼裡,不如將他贅出去,換頭牛回來,也算為這個家出力了。”

 沈慶平一琢磨,覺得有道理,要是給沈遷娶個本村的媳婦,他們為了在村裡立足,肯定要給新媳婦幾分面子,倒不好讓沈遷母子幹太多活了,沈遷若是成了隔壁村的贅婿,那就不一樣了,都不在一個村子,李家族人再多,也管不到青坪村他們沈家來,宋蘭又捏在他們手裡,有事不怕沈遷不妥協。

 沈慶平越想越滿意,點頭道:“行,就李家哥兒吧。”

 一直坐在火盆邊沒有說話的老太太聽到這裡抬起頭,小聲問:“要不要打聽下李家的為人,再讓遷兒悄悄去相看下那哥兒?”

 “王媒婆不是說得很清楚了嗎,有什麼好打聽的,”沈慶平不耐煩地道,“相看就更沒必要了,婚嫁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宋蘭聽他們商量著拿自己的兒子去換取利益,即便先前在院子裡被沈遷叮囑過,還是忍不住生氣,想要說點什麼,卻被旁邊的沈遷拉住袖子。

 母子二人在角落裡,天黑後沒有點燈,炭盆裡的火光照不到那邊,也沒人在意他們的想法。

 康氏喜滋滋地接過沈慶平的話,“那我明日就去跟王媒婆說。”

 “既是入贅,過兩日再去不遲,”沈慶平道,“不能讓人覺得我們上趕著。”

 康氏回頭跟自家男人對視了一眼,兩人都明白了老爺子心中的算計,這是看李家開口就是一頭牛犢子,打算設法多要些聘禮了。

 事情定下來,沈慶平讓眾人散了,想起下午沈遷晚去地裡,還頂撞他的事,又吩咐明日中午不準給沈遷母子二人午飯吃。

 宋蘭想私下找兒子說幾句話,但康氏在旁邊盯著,無奈只能回房間拿了針線簍子,跟沈禾幾人湊在燈下穿針引線。

 如今地裡還沒有產出,沈家日常開銷大部分靠她們做針線活換錢,她每天要做的東西都是定了量的,今晚本就因為說事比平常晚了許多,也不知道要熬到什麼時候才能完成。

 沈家晚上只點一盞燈給做針線活的人用,沈遷見沒自己的事了,就回了小偏屋,思考怎麼才能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