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海生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一章 血戰信陽(三)

黃蓉連忙道:“孫知府,國難當頭,大家應該同心協力才是,我支持李師兄的決定,號召所有百姓一起捐錢。”

孫知府幾人還想再哭窮,李順平當即揮揮手,嘻嘻笑道:“孫知府,先別急著哭窮,咱們這借錢,不僅不會讓你們虧,你們還有的賺!”

此言一出,眾人又是目瞪口呆,孫知府道:“哪裡有借銀子出去還能賺的道理,不知爵爺此言何出啊?”

李順平道:“咱們可不是大宋朝廷那一套,強行攤派,我會以黑騎軍的稅負收入為抵押,向大家借錢,你們借出去銀子後,就會拿到一些我黑騎錢莊開具的借據,這借據跟普通的借據不同,不記出借人的名字,也沒有期限,但你們拿著借據,就可以直接當銀子使用,以後上交稅負,我們黑騎軍只收借據,不收現銀,這樣你們就不必擔心我們沒錢還了,對吧?”

這設計頗為複雜,幾個官員也是思索好一會,才想明白了,其中隨州通判最先反應過來,道:“下官明白了,我們這些大戶人家,哪家都多少做有生意,商稅遲早要交的,提前換成借據,支持爵爺僱傭大軍消滅敵人,保護我們的家園,何樂而不為,我支持爵爺借錢。”

另外的隨州主薄也立即附和,道:“黃大人言之有理,就算自己不做生意,也可以把借據轉讓給做生意的商人或者需要交稅的百姓,剛剛爵爺可是說過的,交稅只收借據,不收銀子,商人百姓交稅沒有借據還交不了呢!”

李順平呵呵笑道:“我正是這個意思,這樣大家都放心,正是先小人而後君子,不僅如此,我們伯爵府以後所有的產業,包括軍械製造局,都只收借據,不收現銀,這樣,大家是不是更放心了?”

此言一出,眾人再次震驚,孫知府甚至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道:“爵爺此言當真,用借據可以當銀子用向爵爺購買武器和貨物?”

李順平道:“千真萬確,我早說過,我從來不是什麼君子,大家當盟友,最重要的就是公平,誰也別想佔誰的便宜!”

幾人大喜,孫知府道:“爵爺此舉,果然公平,那大家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反正銀子放在家裡還不是要發黴?”

眾人哈哈大笑,這些當官的都是人精,李順平這招足夠打消他們所有的顧慮,這可是後世的制度,所有的漏洞早已經補上,這個時代的人,哪裡能明白其中的奧妙,李順平所謂的借據,其實就是鈔票了。

大宋朝廷發行的交子,就只管發,不管收,朝廷收稅自己都不收交子,卻強迫百姓使用,可見李順平的借據可信度光這一點上就遠遠超過交子了。

大廳之上,以黃蓉的智商最高,也是想了很久才想明白,只感覺李順平的套路博大精深,裡面藏著非常高深的治國理政的策略,當即讚道:“沒想到李師兄還如此擅長治理百姓,今天真是讓小妹大開眼界了。”

李順平道:“既然大家都聽懂了,從明天開始,我們就準備籌備各地的三級聯盟大會,向百姓借錢,僱傭十萬雄兵,消滅汪世顯!”

眾人信心大增,紛紛應諾,黃蓉終於明白李順平的十萬雄兵在哪裡了,心想,他先是賣武器給百姓,回頭就僱傭持有武器的百姓打擊蒙古,這套路一環套著一環,天衣無縫,果真是治國安邦的大才。

議事結束後,李順平又組織了宴會,招待眾人。

沒過多久,上城頭協助守城的中原武林群雄都回來吃飯,他們打算吃完飯休息過後,再派一半人去守夜,輪流協助守城。

宴會之上,自然是非常熱鬧,群雄聽說了李順平的計劃,都頗為折服,這些人大多沒有聽懂,這執行的過程其實頗為複雜,需要時間,但最起碼讓這些一心為國為民的忠義之士信心大增,看到了希望。

主座上的十餘人,眾人高談闊論,信心滿滿,李順平趁機道:“其實諸位都是武林高手,用戰場廝殺,很浪費人才,我不是呂文德,不喜歡讓你們做這些危險又低效的事情。”

丘處機問:“哦,不知徒兒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李順平道:“眼前就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在鄂州,有護國軍,輔國軍等十餘支抵抗蒙古的義軍,在下有意僱傭他們,來隨州抵抗蒙古,一支梅此人,也是我們的盟友,還是百姓選出來的鄂州知府。

師傅不如帶人去一躺鄂州,以三倍軍餉僱傭他們過來打擊蒙古人,我相信他們必然會動心,這五千大軍都是現成的,不需要時間組織,倒是用起來很方便,用他們守城,豈不是比用儲位武林豪傑去跟蒙古人廝殺更划算些?”

眾人聞言,皆表示贊同,丘處機道:“那好,吃過飯後,我們連夜趕往江夏城,去找一支梅他們。”

黃蓉道:“丘道長,我們跟你一起去!”

這件事很捉急,搞定了一支梅,鄂州的完顏萍壓力就會小很多,這事本該他親自走一趟,但李順平這兩天根本沒時間去做這件事,他手裡的事情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