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奴隸稱帝

石勒於是命張敬率五千兵作前鋒,自己親率五萬兵討伐靳準。石勒進據襄陵北原,羌羯四萬多個落向石勒投降,靳準數度挑戰都不能攻破石勒的防禦。十月,劉曜北上討伐靳準,並於赤壁即位為帝,年號光初,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劉曜任命石勒為大司馬、大將軍,加九錫,增封十郡,進爵為趙公。

隨後,石勒進攻漢趙都城平陽,各族共十多萬落都向石勒投降。十一月,靳準派卜泰向石勒請和,石勒將使者囚禁並送交劉曜,以示城內並無歸附劉曜之意。但劉曜卻由卜泰為他傳話,勸靳準迎接他到平陽。靳準考慮未決,於十二月被靳康等人所殺,推靳明為主,並向劉曜請降。石勒見靳氏不向自己歸降,大怒,領兵擊破靳明,靳明戰敗後閉門自守。不久石虎與石勒會合,共攻平陽,靳明向劉曜求救。劉曜派兵迎靳明出城。石勒則進平陽城,焚燬平陽宮室,遷城內渾儀、樂器到襄國,留兵戍守後返回襄國。

光初二年(319年)二月,石勒派左長史王脩獻捷報給劉曜,劉曜於是授予石勒太宰、大將軍,進爵趙王,並加一系列特殊禮待,如同昔日曹操輔東漢的先例。劉曜讓王脩返回襄國後,石勒的舍人曹平樂卻對劉曜說王脩前來的的目的是要探劉曜的虛實,王脩返回報告後,石勒就會進襲劉曜。當時劉曜實力的確大為損耗,聽到曹平樂的話後十分害怕王脩會向石勒報告他的虛實,於是追還王脩並將其殺害,原本授予石勒的官位、封爵及禮遇亦擱置。王脩的副手劉茂成功逃脫,到石勒於三月回到襄國時,他報告王脩之死,石勒大怒道:“我事奉劉氏,盡心做得比起人臣的本分更有餘了。他們的基業都是我打下來的,今日得志了竟想來謀算我。趙王、趙帝,我自己也能給自己,哪用得著由他們賜予!”自此與漢趙徹底決裂!!!

同年,石勒在襄國建立了政權,即位稱趙王,改元稱趙王元年,國號為趙,史稱“後趙”。石勒稱趙王后,繼續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權建設。

東晉這邊派祖逖北伐,準備收復中原,石勒便和祖逖打了三年,直到趙王三年(321年)病逝。次年,石勒因祖逖已死而南下,接替祖逖的祖約不能抵抗,南退至壽春,石勒於是留兵駐屯豫州,豫州再進入後趙的勢力範圍。同時石勒亦派兵進攻徐、兗二州,東晉駐守當地的部隊都只有南退,很多當地的塢主都向石勒歸降。

趙王五年(323年),石勒派石虎率步騎軍四萬攻滅長期割據青州的曹嶷,坑殺其眾三萬,在新任青州刺史劉徵的要求下,石虎才留下男女七百口配給劉徵。自此,後趙盡有青州。

石勒於趙王十一年(329年)與前趙在洛陽決戰,滅了前趙。至此後趙除前涼張氏、代北鮮卑拓跋氏及遼西慕容鮮卑三個政權外,幾乎佔領了整個中國北方,石勒成為北方的霸主。次年稱大趙天王,九月登基稱帝,是為趙明帝,年號建平。

建平四年(333年),石勒病逝,享年六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