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曾靜.下


  葉泉珍含淚道:“說什麼?”

  曾靜道:“就說這些年你可有過悔不當初?後來可有過尋找我的心?”

  葉泉珍道:“這些年,我找遍了大江南北,就是沒有找到你……”

  李如意道:“珍姐早年被你爹囚禁在一口棺材裡不見天日,為了保護你不被那個爹害死,她才狠心把你送人的……做母親的都想好好的撫養你,可是她當時的處境,也是沒有辦法的啊!後來脫困了,我們才一起大江南北的找你,找了你十幾年。”

  “您被那壞人囚禁在一口棺材裡,的確是沒有辦法撫養小靜”肖君竹道:“葉前輩真是可憐!”

  曾靜道:“囚禁您的那個人死了嗎?”此話雖然有點狠,不近人情,但是心裡恨太大了,也情有可原!

  葉泉珍道:“他死了!”

  曾靜道:“您是怎麼逃出來的?”

  李如意很得意的炫耀道:“是一個道士連人帶棺材偷出來的……後來在黃山上被我恰巧救了。”

  無巧不成書!

  葉泉珍道:“是你母親命不該絕!”

  曾靜問葉泉珍道:“為了報恩,您就嫁給了這個比你小很多的男人?”

  葉泉珍道:“既然他喜歡我,我有什麼理由不能嫁的?於是就嫁了。”

  曾靜道:“只要……你覺得幸福就好!”

  葉泉珍道:“我就怕你接受不了。”

  “我沒有那麼愚腐!”曾靜接著道:“那個人為什麼要拿棺材囚禁您?”

  葉泉珍道:“因為我當年太漂亮了,比這鄭英還漂亮,他怕別人惦記我。”

  戴芸嬌道:“人家是金屋藏嬌,你這卻被棺材藏嬌,真是天下奇聞啊!”

  曾靜道:“那個道人是誰?他現在死了嗎?”不管道人出於什麼目的,總之是救了自己的母親!即便心裡對他有很大的恨,現在也能抵消了!

  葉泉珍想到女兒還不知道自己的故事,於是道:“想知道你爹是誰嗎?”

  “您說!”曾靜今年三十有五,大風大浪走過來,早不是無知的少女了,所以她心中現在是非常的坦然,再沒有什麼壞事是接受不了的啦!

  葉泉珍道:“他是帥吹燈!”

  “帥吹燈?”戴芸嬌太知道這個人了,“可是琅琊山下那個帥吹燈?”

  琅琊山,位於安徽道滁州路境內。

  曾靜道:“帥吹燈很有名嗎?”她現在的心境非常的平靜,無恨無悲!

  話說回來,畢竟帥吹燈從沒養育曾靜,有血緣無親情,自然是陌路人。且曾靜從小經歷江湖險惡,後又多年帶兵打仗,見多了屍山血海,所以才會練成心中鐵一般的堅硬。

  戴芸嬌道:“此人帥得太妖孽了,又會花言巧語騙人,男女都騙,所以在江湖上得了個九尾狐狸的美名!”

  曾靜道:“他的武功怎樣?”

  戴芸嬌道:“此人的武功馬馬虎虎,但是龜息大法已練就化境,會在危險時刻裝死——所以還被人送了一個外號叫‘九死一生’!”

  每次打群架,帥吹燈是能逃則逃,不能逃就裝死。即便是單打獨鬥,他也會想辦法金蟬脫殼,從不正面與人為敵。

  曾靜道:“那麼帥吹燈現在是真死了,還是假死了?”

  “真死了!”葉泉珍道:“是被你祖師婆婆殺死的!”

  前邊說過,慄山婆婆殺死帥吹燈時,徒弟的下落她老人家不知道便罷了,居然連徒弟還有一個女兒被送人了都不知道。

  自從帥吹燈和葉泉珍在一起後,就常常疑神疑鬼——當一個男人帥到天邊時,往往是最沒有自信的。

  這好比富有的人,他們歷來就不覺得自己很有錢。

  葉泉珍見帥吹燈的脾氣越來越陰晴不定時,就想到要把女兒送人了,她實在是害怕丈夫一旦發起狂來會六親不認,傷害了女兒的小命。

  在後來的某一天,葉泉珍乘帥吹燈外出時,便重金託一個丫鬟傳信給慄山婆婆。只是去慄山婆婆那裡,路程太遠了,丫鬟打死是不敢去的。葉泉珍便退而求次,讓丫鬟去找一位非常過命的好友,就請她來琅琊山下吹燈山莊相救。她家住太湖,這下路程就比慄山婆婆近多了。

  葉泉珍那個非常過命的好友,叫曾好雨。原是太湖魚水宮弟子,張魚水的師妹。不過師兄妹早已有了仇,且老死不相往來!

  丫鬟送信出去時,幸好曾好雨那些日子在安徽道行俠仗義,且住的地方也不遠,這下就讓丫鬟省得走冤枉了!

  曾好雨這女子還真是膽大包天,居然敢隻身深入龍潭虎穴!

  難題就在於鎖葉泉珍的鐵鏈,寶刀寶劍都斬不斷,沒有鑰匙鎖也打不開。實在救人不行,葉泉珍便讓好友先把女兒帶走,因為帥吹燈就快要回來了!

  當帥吹燈回來時,不見了女兒居然並不意外,也不過問,只要葉泉珍沒有離開就好!

  世上居然有這樣當爹的,虧得曾靜從小沒有受到他的薰陶,否則還不知道會被教育成啥人呢!

  李世一一家子見曾靜是葉泉珍的女兒後,便欣然接受了,因為曾靜的人品以及在江山門的地位,李家認做女兒並不虧!

  葉泉珍道:“我脫困後,直到前年才能去得曾好雨在當陽的夫家,得知好友和姐夫早已過世,悲痛之餘,打聽了好幾天才能知道我的女兒是被一個叫戴芸嬌的俠女收養了。”

  戴芸嬌點頭道:“……曾好雨夫妻曾和張魚水決鬥,丈夫戰死,她也受了極重的內傷……有天自知大限到了,便請人帶信與我,信上說了託孤和曾靜的身世。我和曾好雨從未結識過,但是久聞大名,敬佩她的為人,於是便千里迢迢去當陽。當我趕到曾家時,俠女已經被曾靜入土為安,未曾見上她的面,實在是本帥畢生的遺憾!我當時見曾靜著實瘦弱孤單,既然已經心裡答應了人家,就得信守承諾,於是便把她帶在身邊做姐妹,時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