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北 作品

第2章 精神文明導師

只要他想,這些物資可以生成在任何地方。

理論上可以說,只要陳道想要,他可以隨時在任何地方造就一座真正的金山。

而精神文明建設則是他的任務,他需要對這個世界進行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設才能夠離開這方世界。

這也是陳道來到好蜀國忽悠諸葛瞻的原因。

想要對一個世界進行精神文明建設,他需要一個足夠強力的助力,一個人是進行不了精神文明建設的。

而蜀國就是陳道選擇的合作伙伴,吳國的君主日常發瘋,而且對手下的疑心病太重了,魏國司馬家現在司馬師更是一個狠人,大臣被他殺的人頭滾滾。

相比下來,蜀國的劉禪看起來就是那麼儒雅隨和了。

作為合作伙伴,他不要求夥伴多麼厲害,能夠老老實實地不作妖等著他帶飛就夠了。

所以陳道選擇了劉禪,然後忽悠了諸葛瞻。

是的,諸葛武侯的舊識之後都是陳道編的。

出來混,身份都是自己給的。

諸葛瞻還能夠去核實不成?

只要陳道讓諸葛瞻看到他想要看到東西,那麼諸葛瞻就會認為陳道就是他父親舊識之後。

只要讓諸葛瞻看到蜀國沒有他就要亡了,那麼即便是諸葛瞻發現了,那麼他也要裝作沒有發現。

“倒是沒有想到諸葛瞻這麼好騙,這著實省了我很多功夫。”

陳道原本給自己準備了很多備用手段來忽悠諸葛瞻,甚至還準備好了蜀國待不了就跑路到魏國和吳國的後手,但是最終都沒有用得上。

諸葛瞻出乎他意料的直接應下了陳道的要求,陳道感覺這是因為他最終威逼諸葛瞻做出選擇的緣故。

諸葛瞻在歷史上簡直是一個有名選擇困難症晚期+拖延症晚期患者,他面對費禕和姜維的鬥爭,期間多少年一直猶豫不決,一直沒有給出明顯的態度。

直到費禕遇刺身亡之後,諸葛瞻認為這或許是姜維動的手,才開始堅定地站在死去費禕身後,硬生生將姜維逼的不敢回成都。

而後來,面對鄧艾奇襲入谷之後,諸葛瞻又開始對佔領險要地勢猶豫不決,最終失去先機,被鄧艾擊破。

總覽諸葛瞻的一生,他的一生太過順利了,從未有人逼迫他做過什麼選擇。

所以他總是心安理得地將所有事情拖到最後處理和決定。

而陳道一副你不做我就走的態度,直接逼得選擇困難症強行選擇。

最終諸葛瞻選擇留下陳道,畢竟站在他角度,留下陳道,或許真的可以復興大漢,而放走陳道,這個復興大漢選擇就永遠失去了。

最終諸葛瞻選擇了將陳道先留在身邊。

而這也讓陳道的精神建設道路順暢了很多。

劉禪有多麼信任諸葛瞻,歷史上是有目共睹的,諸葛瞻在蜀國的升官之快幾乎比得上夏侯惇了。

曹操是沒事就告訴夏侯惇,打敗仗了,沒事,我給你升官。

劉禪是沒事想起來了,就告訴諸葛瞻,思遠,該升官了。

於是諸葛瞻一路狂升,三十出頭就執掌尚書檯,領衛將軍之位,一國軍政大權俱在其手。

這份信任可以說是無以復加,岳飛見到都要流口水。

有了諸葛瞻的幫助,陳道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取得劉禪的信任,隨即駕馭蜀國這個戰爭機器,來實現他的精神文明建設。

“這樣看來,接下來的計劃就會順利很多。”

對於蜀國來說,攻打十倍於己的魏國,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對於有著無限資源的陳道來說,這並不是什麼難事。

只需要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即可。

現在只需要等著諸葛瞻拿到蜀國財政錢糧大權,陳道就可以在蜀國掀起一場風暴。

望著漸深的夜色,陳道隨即熄滅了燭火。

夜色之中,山雨欲來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