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柱 作品

第137章 任重道遠

 徐建國拿起數據報表仔細看了起來,不看不要緊,一看統計局的這些“秀才”們製作的報表,徐建國忍不住無奈地嘆了口氣,對這些數據高手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佩服的五體投地,一個全省倒數第一的國家級貧困縣,在報表裡面絕對能夠讀出值得驕傲的榮耀感,只見報表上面,毫無底線的寫道:“w 縣在 1-6 月份的經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農業生產穩重有升,工業經濟增長趨勢良好,消費市場活躍,財政收入穩步增長。” 

 這是統計局的秀才們用最華麗的語言,描述出的 w 縣最尷尬的經濟現狀。徐建國作為 w 縣的縣長,看到這份報表,心情非常的複雜。 

 徐建國清楚的知道,w 縣是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交通不便、資源匱乏、經濟落後。全縣農業人口占了八成以上。這裡的土地貧瘠,農作物產量低,農民們的收入微薄。工業經濟更是薄弱,全縣僅有幾家小型企業,產品附加值低,缺乏市場競爭力。消費市場也不活躍,由於收入水平低,人們的消費能力有限。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貧困縣,統計局的“秀才”們卻能夠用華麗的語言,將這些慘淡的數據變成了一份值得驕傲的榮耀感。他們用“穩中有升”來形容農業生產,用“增長趨勢良好”來形容工業經濟,用“活躍”來形容消費市場,用“穩步增長”來形容財政收入。這些語言或許能夠讓外界人士看到 w 縣的希望,但對於徐建國來說,這只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的手段罷了。 

 看著報表上的數字,徐建國深感責任重大,要想讓w縣真正的發展起來,他深知任重而道遠,徐建國知道,w 縣的經濟現狀不容樂觀。要想改變這種局面,需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而不是用華麗的語言來掩蓋問題。 

 他決定,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要加強對農業、工業和消費市場的調研,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促進全縣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要加強對統計局的管理,讓他們更加客觀、真實地反映全縣經濟狀況,為縣委縣政府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徐建國陰沉著臉,心裡面默默地盤算著:“下一步要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了,特色農業的發展、牡蠣文化園的建設、大型企業的引進……” 

 他一項一項地列舉著,彷彿這些計劃已經在他心中生根發芽。他知道,要想讓 w 縣的經濟數據有起色,必須下定決心紮實地去做一些實際的工作。這些看似枯燥的數字,實際上是沉甸甸的民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