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柱 作品

第162章 戰略投資

 坐在主席臺上的陳帆依舊在耐心的解讀著w縣的大文旅發展規劃:“同時還要嘗試開發牡蠣主題旅遊產品:創新開發以牡蠣為元素的各類旅遊商品,如牡蠣工藝品、紀念品、護膚品(如牡蠣殼磨製的美容粉)、健康食品(如牡蠣提取物保健品)等,滿足遊客購物需求,延伸旅遊產業鏈。此外,開設牡蠣主題餐廳、民宿,提供特色的牡蠣主題住宿和餐飲服務,讓遊客深度體驗牡蠣文化。 

 還要開展牡蠣科普教育與科研合作:利用w縣豐富的牡蠣資源,建設牡蠣科普教育基地或海洋生態公園,通過圖文展覽、互動體驗、專家講座等形式,普及牡蠣相關知識,提升公眾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 

 與此同時,還可以嘗試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開展牡蠣育種、養殖技術、生態保護等方面的科研項目,提升w縣牡蠣產業的科技含量,吸引專業遊客和學生團體。” 

 w縣副縣長向參加投資會的客商們介紹的大文旅發展方案,已經深深地把客商們打動了,他們一個個的摩拳擦掌,打算出資助力w縣的大文旅規劃,併力圖從中分得一杯羹。 

 副縣長陳帆以縣委縣政府的名義向在坐的客商們做出保證:“w縣縣委縣政府,將利用一切資源加強旅遊宣傳與營銷:運用新媒體、網絡平臺、旅遊展會等多種渠道,加大對w縣牡蠣文化旅遊的宣傳力度。製作高質量的旅遊宣傳片、圖文資料,講述w縣牡蠣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旅遊亮點。與旅行社、otA平臺合作,推出定製化、套餐化的牡蠣主題旅遊產品,吸引更多目標客群。積極參與國內外旅遊交流活動,提升w縣在國內外旅遊市場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在參加投資座談會的客商們的掌聲中,陳帆做了個總結性的發言:“我們要藉助牡蠣文化背景優勢,通過構建特色旅遊線路、舉辦節慶活動、開發主題旅遊產品、開展科普教育與科研合作以及強化宣傳營銷等措施,全方位推動大旅遊業的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