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茶老酒愛少女 作品

第59章 簽字一支筆 收支兩條線

 以前沒什麼人來找事,是因為都知道周家不好惹,而且人家起家就是在這,多年的關係了,現在換了老闆了,肯定要有人來趟趟水。 

 不管是工商稅務這些執法部門,還是鄉里以巡邏隊名義組建的執法力量,充斥著大量的臨聘人員,他們的工資財政肯定不負責,只能靠罰款這樣的額外收入來發放工資。 

 罰了款以後,標準的處理流程是先上繳縣財政或鄉財政,然後由財政返還到單位帳戶,所有的支出必須由一把手簽字認可,才能走賬,這就叫簽字一支筆、收支兩條線的財務原則。 

 但在實際情況中,你一旦上繳財政,就意味著你的收入被上級領導知道了,容易被上級以公或以私的名義來打秋風,特別是這個收入特別多的話,財政還要扣走一部分。 

 於是就有單位會把這些收入藏匿起來一部分,供自己自由支配,這個就叫“小金庫”。 

 名義上“小金庫”是給單位幹部職工謀福利的,就象水利局科長在飯店的簽字權,就是由“小金庫”支出的。 

 但由於“小金庫”是否存在,或者具體數字多少,是非常機密的,通常只有一把手和財務才知道,甚至有的一把手會分設不同人掌管的“小金庫”,這就給貪汙和腐敗帶來了便利,所以國家三令五申要清理整治“小金庫”。 

 前幾天楊辰還看過一個報道,外地有家單位,局長突發意外事故,財務就將小金庫的錢全部據為己有,不是前任財務站出來揭發,這筆錢就成他個人的了。 

 鄉鎮的額外收入要靠計劃生育罰款,就這一項,就讓鄉里過的非常富裕,輕易不去找其它行當的麻煩,倒是村裡或土地所可能會來化緣,但一般胃口也不好,好打發。 

 但這些麻煩是走了明面的,你找找關係,可能就免了,或者減少一部分,暗中的麻煩才是關鍵。 

 自古以來就有“千里為官、為的吃穿”名訓,這些臨聘人員送大禮進來,難道就為了掙那麼一點工資,或者說混個吃喝圖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