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茶老酒愛少女 作品

第307章 蓋子想捂是捂不住的

 出了這種事,縣委縣政府的第一選擇就是捂蓋子,畢竟傳出去的話,好說不好聽,說起來是花邊俏事,但領導幹部都是這樣的作風,民眾也不可能接受。 

 說起捂蓋子,安全事故也好,交通事故也好,甚至類似的群體事件也好,政府的第一選擇都是捂蓋子,很多人都不理解政府為什麼要這樣做。 

 以為是涉及的當事人有多大的關係,才說了當地的領導。 

 也可能有這種情況,但這個不是主流,真正的主流是自上向下的追責機制。 

 很多人又問了,我們沒見什麼追責,根本沒有追責,這個是因為談話、警告、甚至處理都是內部性的,一般不對外公開。 

 這個追責合理不合理,肯定是合理的,如果沒有追責機制,工作就無法落實,但這個追責又有不合理之處,很多事故是當事人主觀犯錯,跟工作沒有關係,但出了問題,就要追責。 

 比如,你負責安全生產,今天你去這個廠檢查了,企業和職工一切都非常規範,制度合理,設施到位,人員接受過專業培訓,擁有操作證書,你就是雞蛋裡挑骨頭,都挑不出毛病出,那你只能走人。 

 但第二天,廠裡出現安全事故了,死了好幾個人,怎麼辦,這就要追責,哪怕你昨天檢查的再仔細,今天出事,你就要被追究責任。 

 你負責安全的,全轄區不管多少企業,你都是第一責任人,出事了就怪你,你可能一天二十四小時看著這麼多企業嗎,也不可能天天去檢查吧? 

 檢查的頻繁了,就是干擾人家正常生產經營,就是惡意騷擾,但出事了,就是你的責任。 

 你說負責安全這個人冤不冤。 

 再說交通事故,一旦出現重大交通事故,來,查查這有沒有交通信號燈,到位了沒有。 

 再查司機酒駕了沒有,疲勞駕駛了沒有,超載了沒有,車輛年審了沒有,司機當時考駕照作弊了沒有,所有的一切都要查個底朝天,然後任何一個環節你沒有做到位,好,事故的責任人就是你了。 

 至於事故的原因是不是司機走神,是不是司機跟旁邊的人打鬧,或者說司機有報復社會傾向,這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