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 作品

第89章 軟弱外交

 儘管兩派爭吵不斷,南北分裂局勢加劇,可朝廷以慈禧為代表的頑固派堅持要向洋人妥協。 

 沒錯,慈禧的確一會兒是洋務派,一會兒又是頑固派。在她心中,重要的是滿清的統治和利益,哪兒會去管國家的興亡。 

 蘇州府接到朝廷文書,要求撤回官員和軍隊。袁世凱等找到韓林商議。韓林但:“洋人欺我太甚,不如索性把事情鬧大。” 

 袁世凱心領神會。便去安排了。 

 白天通知蘇州官員士兵撤離海關大樓。晚上這些人換上便裝,拿著武器便開始劫掠海關大樓。 

 蘇州兵一撤,洋人的陸戰隊尚未及時就位。海關大樓只有一二十名洋兵和五十名華勇守衛。 

 一時間槍聲大作,袁世凱的命令是,當兵的全部幹掉。文官打一頓就是。然後就開始全面劫掠,放火破壞。 

 解決完洋兵後,蘇州官員領著大兵,直接衝向海關稅收重地。一道道嚴密封鎖的大門,在火箭炮的威力下,形同虛設。 

 一車一車的收繳的貨物金銀,通通裝船運往蘇州。就算走漏消息也不怕,就是讓外國人疑神疑鬼還不敢怎麼著。 

 大宗貨物搶劫完畢,其他辦公樓便由著士兵隨意。搶多少都是自己的。 

 士兵們忙完公差,便開始為自己撈錢。古董擺件拉走,金銀製品裝起來,連洋人用的紙筆都收起來,可以給孩子們上學用。 

 搶了大半夜。一聲哨響,紛紛退出大樓。商戶、受壓迫的船主、組織的大量水手百姓開始第二波衝擊大樓。主要是奔著自己的貨。 

 平時這個種類不符合規定,要多交稅。那個種類是違禁品,要沒收。 

 不得不賄賂打點各級官員,歸根結底都是洋人海關的錯。其實按道理來講,洋人規章制度還是不錯的。只不過被滿清腐朽的官僚鑽了空子。 

 況且,你洋人官員對自己國家的某些貨物私自放行,任由他們以低價衝擊國內市場。 

 本來江南紡織業發達,多少小農小戶也有婦女織布賣錢。可洋布機器製造,本來就成本極低,還沒有稅收。在大清境內肆意傾銷,致使大量國內小農經濟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