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 作品

第114章 臺灣殺俘

 上回說到同治帝駕崩。慈禧太后哀痛不已,國不可一日無君,朝廷的實際掌權人慈禧太后思考了不多時,就確定她心目中的最佳人選,那就是自己的親妹妹所生、醇親王奕譞的兒子載湉。 

 醇親王奕譞就是韓林在廊坊合約裡點名要殺的那個。本來韓林也就只是嚇唬嚇唬他,慈禧最後把兵部尚書斬首抄家,算是給了韓林一個交代。 

 韓林也沒有過多追究,畢竟是光緒皇帝的親爹。同治皇帝沒了的第二天,宮裡就來人到王府生生的搶走了年僅四歲的載湉。 

 醇親王奕譞一家子跪在門口恭送皇上,還是個孩子的載湉哭著呼喊著:“阿瑪、額娘,救我!” 

 可奕譞只是把頭深深地埋在地上,自己這個王爺實在一無是處,處理政事不如六哥奕?。硬氣一回當個主戰派,又被韓林嚇得生病臥床幾日。今日骨肉分離又如何,總好過全家被殺,宮裡的那位小姨子豈是好相處的! 

 光緒帝即位後,慈安“益務韜晦”,事無鉅細,都交給慈禧裁決,或委託軍機處處理。對國家大事,已不大過問了。 

 至此慈禧太后權傾朝野,恭親王奕欣在幾次的鬥爭中身心俱疲,磨平了稜角,也開始了韜光養晦。 

 韓林趁著皇帝更替的機會,去了臺灣。如今的臺灣正在節節抵抗日軍侵略。按歷史上來看,就算袁世凱不來,此時日軍的戰鬥力,日本的國力都沒能吞下臺灣。 

 明治維新一開始,日本在對外政策上確立了“開疆拓土”的侵略總方針。地處日本西南太平洋上的琉球和中國的臺灣成為其對外擴張的首選目標。 

 1871年12月,60多名琉球人乘船遭遇颱風,漂流到臺灣南部登陸,其中54人被臺灣土著居民殺害,其它人被清政府送回國。日本以琉球漂流民在臺灣被殺為藉口,在美國駐廈門總領事、自稱“臺灣通”的李仙得的協助下,立即向清政府發難,乘機侵略臺灣。 

 1874年2月6日,日本政府組成所謂的“臺灣生番探險隊”3000人,由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艦隊侵略臺灣,並在琅嶠登陸。5月18日,日軍開始與臺灣當地居民交戰。牡丹社酋長阿實祿父子等戰死。7月,日軍以龜山為中心建立都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