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破奴 作品

第115章 福建海戰

 韓林交代,切不可用強。多用懷柔政策,平日裡多接濟幫忙。關平那裡多支援臺灣。糧食工業品等大量運往臺灣,換取木材、水果等,只要人人有錢過上好日子,矛盾自然就少很多,外國人來的時候自然齊心抗敵。 

 日本暫時也就嘴上下點功夫。韓林也懶得搭理他們,通電讓各部密切注意外國的報復措施,也並無其他行動。 

 現在的注意力放在了南海。英美法三國上次在海關上吃了大虧,自打韓林搶佔海關以來。多有本國商人向大使館和政府投訴。 

 上海海關針對外國人檢查仔細,分類明確,低價工業品被徵收重稅。煙土、軍火等違禁品一律沒收,船主判刑緝拿。絲毫不顧及大清簽訂的領事裁判權。 

 三國平時打歸打、鬧歸鬧,有錢掙的時候自然齊心協力。一聽說要組織第三次鴉片戰爭船隊去打清國。 

 想著又可以繼續打開中國更多城市的大門,繼續傾銷商品。立刻放下爭議,組織了四十餘艘各式軍艦,民間有水手盼望發財的也加入進來。 

 英法在印度、越南等殖民地歷來就有駐軍和船隊,加上本土過來的,近百艘船隻,齊聚南海。美國派出的船隊在日本修整,只有十幾艘,本就是想跟著英法佔個便宜。 

 聯合艦隊襲擾廣東,自林則徐以來,歷任督撫都加強了廣東的軍事防禦,沈葆楨更是購買船隻,訓練了一支南洋水師。與北洋水師遙相呼應。 

 洋人見炮臺工事堅固,只得沿海掠奪了一些漁民村莊。繼續向著福建浙江沿海逼近。 

 韓林派人向沈葆楨通報,自己的東海艦隊願意加入到福建海域的戰鬥。沈葆楨拒絕了,懼怕韓林以出兵的名義再侵佔福建。南洋水師出動到南海巡弋搜索,始終找不到目標。錯過了戰鬥。 

 韓林無奈,只得命令劉封在臺灣海域巡弋。聯合艦隊獲知消息,分兵兩路,大部沿臺灣外海前進,準備匯合美國艦隊,隨後登陸天津,威脅北京。 

 另一路十數艘軍艦加輔助商船,參與對福建水師的戰鬥。 

 福建水師擁有以“揚武號”旗艦為首的艦隻18艘,其中15只為自己建造,3艘為外購福建水師建立後,繼續造船擴充實力,最終的戰艦數量是26艘,官兵1100人,在當時清朝的三大海軍(南洋、北洋、福建)中,總噸位數排名第3,為1.1萬噸。 

 福建海軍最大的一個特點是:國產化程度高,這本是令人驕傲的事情,但由此帶來一個缺點:質量較差,十多艘主力戰艦都是“木肋木殼”結構,這樣的結構,經不起炮火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