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殺敵一萬

 “兄長…兄長…”在妹妹和親信的安撫和照顧之下,她緩了好久才掙扎的坐了起來,她現在是唯一的支柱,絕對不能就此倒下,必須要指揮戰鬥。 

 “明軍變了,變得不一樣了,他們開始變得瘋狂,甚至學習我們的生活習性,他們如今的行徑不就是和我們之前一樣嗎?走到哪搶到哪走到哪吃到哪,從來不需要補給。”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明軍研究透徹了我們草原人的生活習性,而明軍的火器發展,我們卻一無所知。” 

 “如果我沒有猜錯,明朝的軍隊會派出多批次的小股騎兵,不斷的騷擾牧民,他們就會變成各個部族的動亂分子,開始燒殺搶掠破壞羊群,甚至是牧民賴以生存的根基,以殺傷為主。” 

 “可怕!真是可怕。” 

 “如今我們該如何應對。” 

 “逼他們出來,大炮必須要在軍營和鐵甲戰車的保護中才能安全,只要他們的騎兵出來,我們便擁有優勢,最好是可以將他們引誘的很遠,超過大炮的射程。”敏敏帖木兒說。 

 “我們只能佔據人數上的優勢,明軍發明了一種很恐怖的弩箭以及一種會爆炸的棒槌,那種會爆炸的棒槌比一般的炮彈威力還大,至於他們的弩箭,命中率極高,而且射程三百步,我們再打只有送死。” 

 一道反對的聲音從人群中傳來,這樣不合群的聲音,在此刻的營帳中顯得十分的刺耳和明顯。 

 “誰?站出來。誰說的這句話?” 

 “是末將。” 

 王寶寶定眼一看,居然是一個年輕的男子。 

 “你是何人?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屬下張玉,屬下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屬下建議嚮明軍投降,如今明軍的兵鋒太猛,我們根本就難以匹敵,細看歷史,每一次的草原部落和中原王朝相互戰爭,都是以一方的兵器取得巨大的突破,從而形成的碾壓,或者是趁敵方衰落進行的趁人之危。” 

 “漢人十分擅長模仿和創造,早在秦朝漢朝之前的戰國時代,趙國就胡服騎射學習我遊牧民族的戰鬥技巧。” 

 “到了秦朝,甚至是建立了綿延十萬裡的長城,實行堅壁清野經濟制裁等各種方式,削弱我等的戰力。” 

 “到了秦朝末年漢朝初年,呂雉亂政漢朝無數,劉邦清算了無數能征善戰的將領,才使得漢朝前期虛弱。” 

 “但是漢族人極其記仇,哪怕是十年,一百年都會想著報復回去,到了漢武帝時期,經歷了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三代積累,漢朝終於有了強大的騎兵,焉支山祁連山甚至是西域全部被其奪走,我們被迫西遷。” 

 “之後漢朝分裂三國混戰,晉朝全是一些鼠輩,南北朝男子嬌弱沒有半分氣概,我們又抓住了機會。” 

 “隋唐火器發明,元朝騎兵大勝,如果說之前的歷史是起落交替,如今草原部落已經被徹底碾壓,不管是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等領域各方面的落後。” 

 “文化沒有一點,經濟孱弱不堪、政治一盤散沙連聯合統一都做不到,軍事人家已經火炮如雨,我們還騎馬射箭,這很可笑。” 

 “重點是已經到牧羊的時間,春季是牛羊馬匹育崽的時間,而且我們有不少的牛羊被明朝軍隊搶走,如果繼續苦戰青黃不接,我們的人就會活活餓死。” 

 “洪武皇帝朱元璋提倡各族平等,即使是元人也不會被歧視,投降歸順明朝未必是一件壞事。” 

 北元各位將領在張玉的侃侃而談之下,臉上的神情五彩繽紛,有的深思,有的憤怒,但有的還浮現出了讚許之色。 

 “住口,作為百夫長居然妖言惑眾動亂軍心,軍杖五十,令你為先鋒,我一定要讓你這種貪生怕死之人衝鋒陷陣,懦夫。”王保保大怒處罰張玉。 

 他心虛了,王保保知道張玉說的是對的,如果之前說是北元吏治敗壞土地兼併民心盡失,元朝覆滅那是氣數已盡。 

 但是如今明軍的強大已經超出了他的認知,就算是成吉思汗復活、忽必烈再世也只能被明軍碾壓,因為這就是武器的絕對差距。 

 他們即將退出歷史舞臺。 

 元朝不僅對漢人殘暴,甚至蒙古貴族還會迫害底層普通蒙古人,朱元璋雖然打著驅除胡虜的稱號,但是依舊善待蒙古人,促進民族融合。 

 如此民心皆得,如今劍指草原,他們根本難以抵抗。 

 但是他的榮耀是忠誠,巔峰見證虛偽的擁護,黃昏湧現忠實的信徒,他繼承父親遺願匡扶北元,怎麼能夠投降。 

 即使死,也要死在衝鋒的道路之上。 

 冥頑不靈負隅頑抗又如何,諸葛亮明知道漢朝氣數已盡不還是扶大廈之將傾,他也要效仿諸葛武侯。 

 “大將軍,不如我們投降吧,不然我們都會死在這裡。” 

 “敢有投降者,斬。”王保保怒火中燒,殺弟之仇不共戴天,辱妻之仇不共戴天,這些人難道忘了妻兒老小已經遭遇明軍毒手了嗎。 

 “投降換不來和平。” 

 “我們作為統帥,難道不應該為自己的族人負責嗎?硬碰硬那是在送死。” 

 “我倒是有一個辦法可以逼迫明軍出戰。”敏敏帖木兒說。 

 “什麼辦法?” 

 “襲擊明軍的糧道,雖然藍玉帶走一部分人燒殺擄掠自給自足,但是大營之中還有將近二十萬人,這些人都需要吃飯,如果堅守,必然要消耗糧食。” 

 “我們的牛羊被搶走沒飯吃,我們同樣搶走他們的糧食,吃他們的糧食,斷糧之後不論是出來決戰還是派兵保護糧草都是我們的機會。” 

 “如果搶不走糧食我們也可以就地焚燒。” 

 “糧道隱秘不說,那裡靠近明軍勢力,必須要迂迴穿插,派出的人就沒有了退路。”土謝圖部落首領說。 

 “一群懦夫,我親自去劫糧,但是你們也要出力,不然就不要分我們劫來的糧食。”敏敏帖木兒說。 

 “絕對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