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竅俱通 作品

第67章 事急從權的僭越

 “讓大明稅部全部給我放行,然後告訴天宮局和火器局,把我想要的戰車以及發明的運輸工具全部用在路上,星夜兼程往北方運送藥物補給。” 

 “不可,漢王殿下,還請三思啊,外出打仗的將領沒有經過朝廷的允許,是不能私自徵調物資的,就算是我們需要錢糧,需要器械,需要藥品,也必須要上報朝廷,由朝廷商議、調集押送。” 

 明朝一定程度的實行軍政分離,外出打仗的將領是不能以私人名義向地方官員索要糧草和物資的,這是大忌。 

 “商議商議商議個屁,傳遞消息需要十天,商議需要三天,命令從中央傳達到地方,地方的官府踢皮球,就算願意辦,他們也要耗費一定的時日流程,先要走上半個月,再緩慢的押送,等來的時候,老子的人都要死光了。” 

 “走流程…走特麼的流程,我直接動用自己的錢,從自己的商鋪調物資,火速馳援北方,需要朝廷同意做什麼?大明律法條文的解釋權在我手裡。先把事解決了再說。” 

 朱林當即就命令手下的人去傳遞消息,特事特辦追求速度。 

 古代的由於信息的滯後以及運輸能力的不足,反應緩慢,辦事遲鈍,如果遇到緊急的事情,根本就來不及解決。 

 軍隊需要糧食了,必須得要傳信給朝廷,朝廷交給戶部計算,然後上報給皇帝批准,皇帝覺得同意或者戶部徵集到錢糧才可以交給官員運送,有的時候由朝廷直接撥出,有的時候由地方官員開倉運糧。 

 中途要經過大大小小几十個官員的審查和督辦,浪費的時間太大,辦事效率低。 

 重要的是朝廷上的文官肯定會給武將拖後腿,皇帝還要排除文官的阻撓才能打仗,說服文官也要花費時間。 

 普通將領他只會領兵打仗,遇到困難也只能上報朝廷,但是朱林不同。 

 他是藩王,這些年的各方面經營以及他在官場上打下的基礎,使得他整個人便是一個戰爭機器,一個完美的戰爭機器。 

 打仗需要士兵,他有五萬親軍裝備精良,打仗需要糧草,打仗需要錢,打仗需要器械。 

 濟南的糧草被朱林壟斷,大明商鋪源源不斷的給朱林送錢,這些錢用來供養大明火器局和他的軍隊,這麼多的錢,不需要朝廷耗費口舌去徵調糧草,直接從百姓和其他地方大肆的購買。 

 最重要的是商人一般都要受到官府的追查,行走各個地方都需要路引,每到一個地方還要打點當地的官員。辦理路引請客送錢求人。 

 不好意思,大明稅務稽查局是朱林建立的,如今的稅部侍郎也是他,只要他一句話,所有的稅部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朱林所要的貨物離開,沒有盤查,沒有阻撓,自然效率高。 

 這就是朱林和普通將領最大的不同,普通將領只會打仗,除了帶兵什麼都沒有,朱林背後擁有的就是一個小型的戰爭機器。 

 就算是朝廷不願意打,都可以來一句,將在外軍命有所不受,利用自己的實力,將這場仗打完。 

 在近代這叫軍閥,在唐代這是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