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竅俱通 作品

第69章 馬皇后的看法

 “嘿嘿,他們用這一招亂我軍心,我們也可以用瘟疫碎他民心,這樣一來,等我們大軍再次出擊的時候,別說是有人阻攔了他們,會爭先恐後的為我們帶路,替我們攻城,用愛猷識理達臘的人頭來作為和我們交好的投名狀。” 

 李昱詡侃侃而談,但是旁邊的各個將領卻聽得心驚肉跳。 

 絕戶計也不過如此吧,實在是太陰狠了,散播瘟疫然後又給予解藥,不僅讓他們處於滅族的風險,還賣了一波好名聲。 

 “我們是軍人,但不是畜牲,這樣的計策太過狠辣,我拒絕。”徐允恭率先表示什麼。 

 “你小子也太心慈手軟了,我覺得這樣的計策就十分完美,我們又不是不解救那些人,一邊傳播瘟疫,一邊送著解藥怕什麼,不就是恩威並施嗎?”藍玉說。 

 在藍玉的心裡,打仗的時候怎麼樣傷亡小就怎麼樣來,怎麼樣勝利的快就怎麼樣來。至於道德,全部拋在腦後。我們吃著大明的糧餉,怎麼會為敵人考慮呢? 

 常遇春為了大量的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以白起為自己的偶像,動不動就殺降殺俘虜。 

 “李昱詡,我決定給你漲一漲俸祿,直接把你的俸祿漲到我手下所有人最高。”朱林發自肺腑的說。 

 “漢王殿下萬萬不可,臣不過是一介幕僚怎麼能擔此恩澤呢?我的作用是萬萬不如您的親衛的。”李昱詡急忙推辭。 

 他十分的聰慧,知道自己的資歷遠不如袁立等人。如果自己拿到了最高的憤怒,這人嫉妒豈是長久之計? 

 “你可千萬不要小看你的作用啊。雖然你資歷比較淺,而且我也很少採納你的建議,但是你提供的計策實在是有傷天和,有損陰德,花一些錢養著你對我來說不是什麼難事,但如果讓你投靠了我的敵人,成為了我的對手,那我可就遭老罪了。” 

 “這其實是保護性的收購,寧可花錢養著你也不能讓你自己有搞錢的心思,你萬一想搞錢搞得天下災禍不斷雞犬不寧可就不好了。” 

 “漢王殿下您繆讚了?傷不傷天和不重要,不傷文和最重要。” 

 “文和是什麼?”許允恭好奇的問。 

 “哦!屬下字文和。” 

 “不過你不要灰心,這次你的建議我採納了,就按你說的辦,但一定要注意影響這件事情是絕對保密的,不能傳給任何的人,不能走漏半分的消息。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控制程度。前腳散步為你後腳就將解藥送上。” 

 “愛猷識理答臘這個狗東西做了初一就別怪我們做了十五,如果我們的下限沒有他低,那我們就一直會處於劣勢,只有放棄道德才能掌握主動。” 

 “我希望我說的話你們永遠要記住。錢沒了可以再掙。良心沒了,只會掙得更多。同樣的道理。軍功權利可以再攢,良心沒了可以攢的更快,雖然我現在是帶罪之身,但我只要踏平和林,我依舊是大明最靚的崽。” 

 “我早就告訴他們了,要早早投降,勿謂言之不語。既然他們用出瞭如此下作的手段,我們就懷疑顏色不要有太多的心理負擔。” 

 隨著朱林的計策實施,已經痊癒的人帶著一些輕微病情的人便開始走南闖北遊走在蒙古各個部落之中,一邊散播著瘟疫一邊訴說著北元大汗愛猷識理答臘的罪過,明軍如今積累來了不少聲望,一聽到他們的大汗,居然如此的下作不恥,紛紛表示譴責。 

 商隊輸送著貨物,還為大明做著宣傳,說大名多麼多麼的好,說大明如何如何的富裕,說大明的百姓全都安居樂業,吃的飽飯,穿的暖衣沒有壓迫都是公平,都是自由都是金錢。 

 反正蒙古人又沒有見到大明的繁榮,全靠一張嘴連圖都沒有,便開始亂編。大明吹的天花亂墜如同人間相遇,很多底層的人都對大明充滿了嚮往。就為他們日後南下定居大明埋下了期望。 

 哪些暗探臥底同樣在對蒙古各個部落的人進行著精神上的輸出,文化上的入侵。 

 這些人被大明授予了公共安全知識分子的榮譽稱號,簡稱公知,被私下授予這種稱號的人可以獲得大名的好處。憑藉這些好處可以獲得者八折的貨物。 

 朱林雖然在未來的世界中也沒有什麼大的能力,但他學會了模仿。雖然阿美麗卡的稜鏡計劃和公知文化入侵的計劃卑鄙無恥。 

 但是好用啊,因此就派出了不少間諜一邊監聽各個部落的動向,一邊文化入侵,用大明的富有和繁華,文化和文明潛移默化的去改變這些人的性情和生活方式。 

 鼓勵移民,爭奪人口 

 由於閏月,馬皇后的生日推遲了,馬皇后虛歲四十大壽,按照朱元璋的意思,他希望給馬皇后壽宴風光大辦,全國休假一天,並且讓官員在華蓋殿設宴舉國同慶大赦天下。 

 但是馬皇后認為小小的慶祝一下就行了。一家幾人吃點家常便飯就好。如今朝廷正在打仗開支緊張,如果再因為置辦壽宴奢靡無度,有損朱元璋的明君形象也是給朝廷額外增加負擔。 

 馬皇后的意思是大赦天下,減免賦稅就好了,給百姓也減少一些負擔。 

 朱元璋一想到朝廷的局勢也不容樂觀,就同意了馬皇后的建議。 

 馬皇后誕辰的那一天,他和幾個兒子女兒坐在一起吃飯拉架長朱林的壽禮也及時的送到。 

 朱元璋打開一看,居然是北元皇帝投降割地的條約,當即高興的合不攏嘴,因為沒有哪個皇帝能拒絕開疆拓土的誘惑。 

 只要一個皇帝能夠為他的朝代開疆拓土,那絕對是史書上可以濃墨重彩的明君聖主。 

 朱元璋本就恢復中華驅除胡虜,如今打入北元的老巢,讓他們承認了自己的罪過,恭恭敬敬的割讓了所有的土地和燕南山。 

 這就是真正的一掃漢人五百年的頹勢,大漢將興,興於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