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竅俱通 作品

第76章 朱棣的未來瞞不住了(1)

 “派一位皇子跟著不就好了,既是對他們的監視,也是對後代的培養,其實,草原部落上並不安穩,大大小小上百個部落之間動不動會發生摩擦和廝殺。” 

 “這樣戰爭不斷,我們卻必然要從中調解,到時候免不了要出兵遊擊或削強扶弱,來防止蒙古部落之間的統一,以及防止削弱明軍的影響力。” 

 “戰場上是培養將領的最好方式,只要將我們朱家的子孫一直在戰場上磨練他們的戰爭水平和軍事水準,一定會穩步提高,到時候就可以培養出擅長打仗的將軍。” 

 “你的辦法好,派皇子去監視武將,是一個兩全其美的策略,既可以監視那些勳貴,防止他們傭兵自重陽奉陰違,也可以同時用這些戰場來磨練皇子。” 

 朱元璋並不是不信任他的那些兄弟,這只是當皇帝最基本的警覺罷了,畢竟有朱亮祖這個前車之鑑,沒有人能保住他這些兄弟,永遠不貪汙,永遠不欺男霸女。 

 朱亮祖原本是名徵善戰的將軍,結果去了嶺南廣東那裡才數年,便已經和那些貪官酷吏,沒有任何的區別了。 

 權力沒有控制就會滋生腐敗,派誰監管就成了最重要的因素,外人可能相互的包庇,但是老朱家的人一定是忠心的,因此派出皇子前去監視是最好的選擇。 

 “就讓徐允恭去做承宣佈政使吧,這可是個從二品的大官,雖然偏遠,但可是封疆大吏,這可是對他們徐家的信任。”朱元璋說。 

 “兒臣覺得也可以,此次戰爭的表現,徐允恭是勳貴集團二代最優秀的,如果不出現意外,二代的軍功集團估計以他會成為首領。” 

 “至於皇子…” 

 “老五,按道理來說是最好的人選,但是他辛勞一年,總得要休息休息,不如派老四去吧,他和老五一樣喜歡戰鬥…相信老四日後一定能馳騁漠北,成為我大名赫赫有名的真北大將軍。”朱標說。 

 以歷史的角度來看,朱標的眼光確實不錯。最後,朱棣確實成為了徵北大將軍,五徵漠北打的蒙古部落是抱頭鼠竄。 

 號稱馬上天子,直到最後也是死於北伐。 

 “不可…萬萬不可…四哥絕對不行…”朱林急忙拒絕。 

 “為何…”朱元璋好奇,但很快就察覺到了不對,因為朱林一般很少如此決絕的反對他的建議。 

 作為一個頂級政治家的直覺和經驗,這裡面一定有什麼貓膩。 

 “四哥…你看,四哥和徐妙雲兩情相悅,日後肯定要成婚的,不出意外她就是燕王正妃,那麼,徐允恭和四哥便是大舅子之間的關係,這樣監管作用便會降低。” 

 “老五,就是因為他們之間有姻親關係,所以監視起來更加方便,最重要的是監視只是防範的手段,而不是主要的目的,根本目的是穩定嶺北培養人才,徐允恭一定會保護好老四,二人的合作,未來一定是親密無間,事半功倍。”朱標說。 

 “而且我會派徐達前去領兵,給他們傳授經驗。”朱元璋說。 

 “那也不行,我覺得三哥不錯,實在不行,我親自前往嶺北,不是說打下的地盤就是我的封地嗎?那我的封地我自己去管理總可以了吧?我提前就藩。”朱林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