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竅俱通 作品

第91章 糧食裡面摻麩糠

 “常茂啊,把你的刀收起來,是我將父皇給的二百萬斤的糧食拿出了一百萬斤換成的麩糠。” 

 “老五,為什麼?你怎麼敢?你知道那些災民過的有多麼可憐嗎?你居然還要這樣做。” 

 “大哥呀,按照大明現在的物價,一斤糧食可以換五斤麩糠,一百萬斤的糧食便可以換五百萬斤的麩糠。” 

 “我問你這次糧食和麩糠一路運過來了多少斤?” 

 “啟稟漢王殿下,六百萬斤。” 

 “大哥,六百萬斤的糧食夠這些災民吃上將近二十天了吧。” 

 “我敢保證下一批麩糠…下一批糧食也能及時運到,保證災民可以吃飽。” 

 朱林一時激動,差點把實話說出來了,明明是麩糠,他卻硬說是糧食。 

 “大哥呀,你沒事挽袖子做什麼?卸車這種活自然不用你來做,讓手下的人去做就行了。”朱林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我不是要卸車,我是要卸了你,大卸八塊。” 

 朱標直接一把奪過旁邊常茂手中的鋼刀劈頭蓋臉的就向著朱林砍去,朱林早有預料,拔腿就跑,一溜煙的功夫,便將太子遠遠的甩開,沒了蹤影。 

 “哈哈哈哈…追不到我吧…啦啦啦啦啦…”朱林一邊跑一邊精神攻擊 

 “氣死我了,我要上報父皇,讓他好好的懲治你,平時你貪點銀子,搞點小錢,我也就認了,這次面對天災,你居然如此的不分輕重,實在是讓我失望。”太子見追不上健步如飛的朱林,乾脆停下腳步,一邊喘著粗氣,一邊大喊。 

 “大哥呀,你還沒弄明白裡面的事嗎?我給你看一樣東西,你就知道了。” 

 “不妨再等幾天,我敢保證不會有百姓再去買那些糧食販子的天價糧食了。” 

 “你什麼意思?說明白一點。” 

 “那些麩糠明明是畜牲吃的,你為什麼要這樣對待那些災民,災民是人,不是畜牲。” 

 “災民,那還算是人嗎?我告訴你呀,災民早就不能算是人了,你知道他們吃的是什麼嗎?吃的是草根樹皮和觀音土啊。” 

 “那些東西吃了,人能活嗎?必死無疑。觀音土吃下去之後會脹腹,有的人會被活活脹死。” 

 “他們運氣好,進入到了鳳陽,鳳陽是中都,距離應天很近,我們還能及時的賑災。如果是河南,陝西,山東那裡發生了大的饑荒,朝廷的救援不能及時得到,那就是易子而食。人吃人吶!” 

 “不認識的人,相互交換自己的孩子…” 

 “夠了!不要再說了。”朱標已經不敢再聽下去了,他知道朱林說的是對的。 

 “只要能給他們一口吃的,他們什麼都願意做,好的糧草會被官員貪汙,雖然人吃了麩糠,胃裡會很難受,但起碼能活下去,官員們不會去貪汙麩糠,他們和商人們貪汙了這些東西,必然是要售賣。” 

 “麩糠這種牲口吃的東西他們貪汙做什麼,難道讓那些商人和官老爺去養畜牲?” 

 “所以這些糧食才會原封不動的送到我們的手中,那些損耗了大量的糧食,根本就不是因為潮溼而壞了的,而是因為有人故意貪汙。” 

 “真的如此嗎?” 

 “你只看到我讓那些百姓吃了畜牲吃的東西,但是他們好歹都活下去了,有的時候逆向思維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出其不意的取到更好的效果。” 

 “如果不能有效的遏制貪汙,就算撒下去,多少糧食都會被貪掉,那是個無底洞,這些官員就是慾壑難填。所以增加賑災糧食,還不如防止他們貪汙。” 

 “他百姓有了吃的,也不會用最後安家的錢去買高價糧食。” 

 “而且我有一個東西要給你。” 

 “什麼?” 

 “這是賬本,裡面是大明商品數量局進行的商品統計,在去年一年,糧商們收集的糧食足足超過了三千萬斤,就算今年沒有收入,去年的留存也絕對超過了兩千萬斤,他們只願意給你兩百萬斤糧食安的是什麼心?” 

 “這…這是真的…” 

 “我讓手下的人前去探查,發現了他們故意不願意低價出售糧食給你,反而僱傭外面的人將糧食給他們,讓他們當黃牛高價售賣。” 

 “有的人願意將牛奶倒到河裡,都不願意給那些普通人喝,不是沒有理由。” 

 “如果五文錢收來的糧食賣給你,十文錢他們只掙了五文,但是如果五文錢的糧食通過私下售賣的方式賣給了那些流民,他們掙了四十五文。” 

 “九倍的利潤差距,敢於讓他們冒著殺頭的風險去踐踏一切的律法。” 

 “我已經將他們的糧倉全部找到了。” 

 “這些該死的商人,罔顧人命,這是欺君。你早早就查到了這些為什麼不告訴我,看的那些可憐的流民受苦,掙扎在生死線上,你知道他們有多麼的痛苦嗎?” 

 “大哥,你知不知道我們這是做什麼?難道我們官府就可以強買強賣嗎?我們是官府應該要做的,是以絕對的高度去維持市場的秩序。” 

 “商人們的財富也是逐代積累的,他們如今仗著身份地位,憑藉著手中的金錢去欺壓百姓,而我們又仗著手中的權力強買強賣,欺壓他們,那和他們又有什麼不同呢?” 

 “如果我們用這種方法去掠奪了商人的財富,破壞了商人之間的平衡,這對商業的發展將是一種極大的打擊,沒有人再願意去行商,大明的經濟也會一蹶不振,最後崩盤,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不是在掙錢,而是在為大明斂財。” 

 “天書中有一個叫印度的國家,他們就是這樣,使勁的剝削外來的商人,才讓自己的名聲臭了,再也沒有商人去。” 

 “如果開了先河,稍微有點權利的官府,憑藉著自己的權益就可以隨意的迫害商人,掠奪他們的財富,我們絕對不能開這個頭。” 

 “逐利是所有人的天性,而不是商人的天性,那些走街串巷的人也是商人逼迫他們的嗎?其實不是,他們也是看中了其中的利益,自願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