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竅俱通 作品

第99章 朱棣要遭殃了

 “我有錢,而且富可敵國,這不是人盡皆知的嗎?但是貧窮限制了您的想象,我到底有多有錢,你們是不知道的,一百多萬兩而已,對我來說,雖然多,但並不是不能承受。” 

 “你小子有錢居然不來孝敬老子?” 

 “父皇,你也有很多的錢呀,年關將近,有五十萬兩的分紅呢?今年的年底才能給你呀,實在不行,我出二百萬兩買你手中的兩成商會股權,到時候我就不再分你銀子了,你可以馬上獲得二百萬兩。” 

 “你們這兩個父子是掉到錢眼裡了是吧?現在是談錢的時候嗎?現在是老四不見了。”馬皇后看到他們的話題,偏離的越來越遠,當即的出言提醒。 

 “說白了,他就是想出去溜達溜達,人家光明正大的走出宮門,說不定明天就回來了呢,實在不行去查一下老四的寢宮,看看值錢的東西都在不在?” 

 “怎麼他還能離家出走啊?”朱林此刻的語氣有些漫不經心,但是朱元璋和朱彪同時感到一陣呆滯,然後馬上讓太監去查朱棣的寢宮。 

 過了片刻,手下的太監前來彙報,確實朱棣已經帶走了很多值錢的東西。在最近幾日將皇上賞賜的一些珍貴的玩物全部變賣成了現銀,隨後又收拾了一些衣服就離開了。 

 “不會吧,一個皇子離家出走,這也太搞笑了吧?”朱林表示他理解不了。 

 “現在做好最壞的準備,趕快去全城尋找老四,他亂跑還不要緊,也怕他遇到什麼危險,如果有什麼矛盾了,好好說,找到老四之後先送到我這裡來。”馬皇后發話了。 

 她已經察覺到朱棣離宮出走的原因可能不一般,又害怕他被不青紅皂白朱元璋懲罰之後,加深了父子兄弟之間的嫌隙,想要將朱棣放在自己的身邊,從中調和血親之間的關係。 

 “會不會前幾天我們對四弟太過冷淡,他毛遂自薦想要去山東推行攤丁入畝,所以才要離開。” 

 “這就不得而知了…” 

 “通知五城兵馬司封鎖城門…” 

 “會不會有些小題大做了?” 

 “即刻去辦。” 

 周圍的人退下了之後,只剩下了馬皇后和朱元璋呆在坤寧宮中。 

 “重八,到底是為什麼?老四曾經也來我這裡訴苦,說你對他有偏見,不論他做什麼你都是不同意。” 

 “這裡面的干係太過重大,朱林看到天書中的預言,說日後標兒會在洪武二十五年病死。” 

 “你說什麼?老五真的這麼說。” 

 “難道是你最後立老四做了皇帝?” 

 “並不是我對標兒非常的喜愛,到時候會立他的兒子做皇帝,結果老四不滿意,起兵造反,奪了標兒這一脈的皇帝。” 

 “這…老四真的如此絕情…叫老五過來把裡面的事情一定要詢問清楚,關係到社稷江山傳承,絕對不能模稜兩可。” 

 “當時我也想要查清楚,但是老五說這是洩露天機…我當時也害怕折損了標兒的福報和壽元,因此便沒有細說,在這之後咱便對老四多加防範,儘量不讓他接觸政務和權力,他安安穩穩做一個逍遙王爺到老就可以了。” 

 “咱畢竟是他的親爹,下手對付他也不可能。” 

 “叫老五來…必須問清楚。” 

 “妹子,何苦如此…” 

 朱林還未回到自己的宮殿,傳旨的太監便又將他叫了回去。 

 “我和你一起去吧。”臨安公主說。 

 “臨安工作,麻煩您回宮,陛下只召見漢王殿下一人。” 

 朱林知道事有不對,也只能同意。 

 來到坤寧宮,並沒有發生特別嚴肅的事情,只見馬皇后菜園旁邊的石桌上擺了幾道可口的小菜,朱元璋和馬皇后已經等了他多時了。 

 “兒臣拜見父皇母后…” 

 “老五出落的越發挺拔了,自從有了媳婦之後,來母后這裡請安的次數都變少了…” 

 “母后之前是兒臣不對,日後必定晨昏定醒及時盡孝。” 

 “孝心要藏在心裡,用在行動,而並不是說嘴上說出多麼好聽的話,你只要能說實話,說真話,母后就已經很高興了。” 

 “母后,你想問什麼就問吧,兒臣一定知無不言,您的股份可值一百萬兩呢?兒臣絕對沒有隱瞞您和父皇一絲一毫的銀兩。” 

 話說到這個地步,朱林自然明白,馬皇后是有話要問,但是他依舊插科打渾。 

 “與銀子無關。” 

 “說說天書裡關於老四的事情吧。”朱元璋開門見山。 

 “四哥,洪武三十一年,父皇駕崩之後,傳位於大哥的兒子朱允炆,朱允炆在位期間,重文輕武,改變了父皇原本制定的南北榜取仕制度,隨後便開始削藩。” 

 “同年,朱棣承諾永不造反…但是私下裡卻在燕王府裡打造兵器,積蓄力量,隨後裝瘋賣傻逃脫朱允文的監管。” 

 “一年的時間之內,朱允文削去五位王爺的爵位,四廢一死。 

 “朱允文這個小畜牲,他怎麼敢?敢這樣對待他的親叔叔們,有這些叔叔給他守衛江山,他自然可以高枕無憂,如今禍起蕭牆,他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朱元璋說。 

 “建文二年的時候,四哥朱棣奉天靖難,這場仗打了兩年,四哥攻入應天。自此登基稱帝,改年號為永樂,在位二十一年,其間將大明的國力和國威推上了新的巔峰。” 

 “看來你對老四的評價還是很高的,那看來從此以後,大明的皇帝全都是老四的後代,那麼標兒的後代呢?” 

 “朱允炆是大哥的第二個兒子,後來成為建文帝。朱允熥是朱標的第三個兒子,被封為吳王,後被朱棣降為郡王,最終被廢為庶人。” 

 “朱允熞是朱標的第四個兒子,被封為衡王,後被朱棣降為郡王,最終暴卒。具體是什麼原因?突然橫死那就不得而知了。” 

 “朱允熙是朱標的第五個兒子,被封為徐王,後被朱棣降為郡王,最終在一場大火中與生母呂氏一起燒死。” 

 “這些都是老四這個孽障做的…” 

 “父皇啊,天書只能看到一部分,並不能看到所有的細節,可以知道結果,但不可以預知過程,反正我大哥的兒子幾乎全部夭折,至於朱允文,據說是死在了攻破應天的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