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紹宗 作品

第86章 聲名鵲起

 十一月、初。距離鍾榮攻陷鄴城已去十五日。 

 鄴郡和上黨地區涼爽的氣候中開始帶有不少寒意,秦國與燕國大戰之後的烏雲還未完全散去。 

 許多民眾為了維持年末的生計和儲備過冬的食物,不得不冒著風險在附近城鎮找些力氣活來做。 

 婦人們也不能閒著,需要帶著子女去附近的山林水澤中尋找野物,好一點的山貨可以拿去集鎮裡換錢,次一點的還可以留下來作為過冬的食物補給。 

 與外界的悽慘惶然不同,沁縣的鐘家堡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不大的塢堡內新蓋了十幾座木樓,讓面積本就不甚寬敞的塢堡顯得有些擁擠。大清早,勤勞的堡民便開始在中央的曬場上晾曬糧食。 

 堡西邊的望樓下面,一頭毛驢正慢悠悠拉著石磨,婦女帶著稚童將磨好的麵粉小心翼翼的掃進簸箕裡,旁邊不時傳來鐵鋪里老鐵匠修補農具的打鐵聲。 

 數月前不滿百戶的鐘家堡現在已經有了一百五十戶人家,其中多是投軍民夫的家眷,鍾榮派人從太原將他們遷移過來照顧。也有幾戶逃難的流民,鍾厚和鄭大郎見這些人可憐便收留了她們。 

 堡丁已由之前的八人增加到了二十人,由三名在漳水作戰時受了傷不能再繼續隨軍的漢子統領並訓練。 

 畢竟還處於兵荒馬亂,若是真有流寇山賊前來打劫,堡丁們憑藉武器弓箭將前後堡門緊閉再集合民眾一起防禦,整個塢堡也算有了自保的能力。 

 在軍中瞎了一隻眼睛的堡丁夥長坐在堡門邊上悠閒的曬著太陽,原野的小道間偶爾會出現幾個牽著騾馬的販夫遊商,駝鈴清脆悅耳不由讓他想起行軍時的日子。 

 東邊的阡陌間鍾厚帶著一群堡民漢子開墾荒地,堡中人數增加不少,即便是有竹林和大河作倚仗也養活不了這麼多人,得再繼續闢些田地出來,畢竟能填飽肚子的終究還是糧食。 

 鄭大郎指揮人劃了三條烏篷在河裡捕魚,但收穫屈指可數。實在是在河裡水澤找食的人太多了,光是這片河岸便有不少人撒網,還有一些光著腳丫的孩子在灘塗裡拔蘆葦,民生艱難! 

 一直忙到午時將至,眾人才成群結隊的朝不遠的鐘家堡回去。恰逢三個牽著騾子的遊商想進堡討口水喝,但真正的目的其實是想售賣他們的貨物。 

 三名遊商飽飲之後果然從騾子上卸下各自的東西在堡裡向民眾們展示自己的商品,有果脯蜜餞、燒菜用的佐料、銅鐵器物、包括針頭線腦和各種木竹製成的小孩玩具。 

 雜七雜八的東西置在毯子上,就在堡中央的曬場大聲吆喝起來。 

 買貨的堡民寥寥無幾,倒是惹的一群稚童駐足不走,對於那些蜜餞果脯饞的去吮手指,大一點孩子則看向那些個木頭或竹子編成的玩具兩眼放光,鼻涕拖的老長也不去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