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紹宗 作品

第91章 三千寒士

 鄴城距離邯鄲約60里路,快馬疾馳一天可以往返。 

 邯鄲城邑,肇起於商殷。春秋時歸屬三晉,戰國作為趙國國都,後秦始皇統一六國,將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邯鄲是為邯鄲郡首府。 

 東漢末年,豪強並起割據混戰,邯鄲數歷兵災開始走向衰落。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國公於鄴城建都,大興水利開修道路。鄴城的擴建,以中軸為對稱法則著稱於世,並修建了銅雀、金鳳、冰井三臺。西晉左思所作《魏都賦》,正是描寫鄴城當時的繁華景象。 

 因為鄴城的興起導致黃河以北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皆向南轉移,邯鄲於是淪為一般的縣城,隸屬於魏郡。 

 天氣日漸寒冷,但還有無數人為了生活所迫不得不四處奔波。邯鄲雖小隻有七八萬人口但五臟俱全,茶坊酒肆,女閭紅樓,布莊貨站,應有盡有。 

 城中有兩個大市場,分散在城東與城西兩邊,道東者為東市,道西者便為西市。 

 最著名的西市,附近兩條街道除了一些零星的酒肆客棧外其餘的幾乎都是紅樓豔坊。 

 燕趙水寒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這裡的女子卻是柔情似水敢愛敢恨,若能春閨入幕別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來城裡募工的力棒子大清早便在街頭巷尾替人跑腿挑貨,賣早食的攤販們也早早將熱氣騰騰的各種早點搬了出來。市集街巷中叫賣聲不絕於耳,人來人往,喧喧嚷嚷,街道時不時會被堵住。 

 連年戰亂政權頻繁更迭,討生活十分不易,強盜匪寇日盛,城中的小偷小摸也逐漸增多。 

 一些常年行竊的偷兒也有些眼力,知道什麼人能偷,什麼人不能去偷。 

 此刻,一名叫“蕭青山”的偷兒正帶著兩名剛入夥的同伴,蹲在街邊的燈杆子下面,一邊搜尋目標,一邊低聲給他們傳授經驗。 

 “紅樓豔坊過夜後出來之人,便是俺們下手的對象!他們操勞一夜身上的精神和力氣早對那些娘子們使喚光了,便是一不小心被發現了,也很難追上俺們。” 

 蕭青山十五六歲年紀,身體瘦弱胳膊很細,頭髮卻打理得整齊,還用黑帶束在頭頂,若非那被打斷的鼻樑和缺了一顆的門牙,他憨笑起來像個老實孩子。 

 打理好自己,這是指點他竊術的“前輩”所教。 

 “偷兒也是手藝人,須得體面一些!哪怕是老鼠還得將皮毛弄乾淨,抹點油,如此才能吃到幾粒米,若是蓬頭垢面,別人一猜就知道是你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