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交流

 雖然華記的商船隊到智利去交易,一年只能走一趟,主要是買硝石、銅礦石還有咖啡豆、菸草包括種子,但是赤道以北的航線上的港口可是實實在在的,沒有西班牙人,自己在當地發展發展,補給不是問題了,沒有季風?蒸汽機出來了,輪船還會遠嗎?這航線近一半,不過要靠季風一年一趟,與北部航線各有千秋! 

 江南海商開始大量往印度、紅海、北非貿易,利潤大幅度增長,佔了華夏的便宜,只要交稅,掛上華夏的旭日東昇旗或者赤血金龍戰旗,就沒有海盜敢於搶劫,多麼貼心的華夏啊!去的時候運茶葉、絲綢、瓷器還有華夏的各種產品,回來的時候,運礦石、火油、棉花、糧食,華夏保證收購,再從華夏進一些奢侈品回江南,走一趟賺三次錢,美的不要不要的。當然順帶幫助華夏運一些移民也是可以的,稅都可以減不少,還主動找你運貨,航運可不能保證趟趟有貨,空船跑的時候很多。江南的這種趨勢開始向福建、廣東、湖廣漫延,華夏產能不足的情況就緩解了不少,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江南海商那麼財大氣粗,大貨船從華夏的造船廠一買就是兩艘三艘,大部分商行是把貨賣給華記或者華夏的其他商會。 

 華記的服務非常到位,我有貨,沒有海船?租給你!沒有內河船,我幫你運!價格公道,還保證貨物安全,華記的內河航運越發的紅火,商品流通起來,資金流動起來,人員流動起來,這樣才能保證華夏的產業持續穩定發展,才能根本上改變農業國的落後面貌,這正是李天要的,資本主義嗎?沒有持續貿易哪來的資本主義?搶劫代替不了貿易!持續提高生產力才能改變大明的命運,現在還差的遠,大明有一萬萬五千萬以上的人口,這點東西不夠,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華夏的貿易圈慢慢的滾動起來,像是一股洪流,越滾越大,人員的交流越來越頻繁,人們的視野寬闊了,認識改變了,命運不能交給別人,要抓在自己手裡,不能讓那些腐儒再欺騙我們,不能再逆來順受,我們是自己的主人。伯爺就是這樣說的!這是華夏百姓最常說的一句話! 

 美洲、南疆、爪哇、呂宋、交趾、印度、阿拉伯、北非、歐洲的物產、工業產品、文化、稀奇古怪的動物都來到了華夏,也在一點點的改變華夏,原來世界這麼大!原來還有這麼黑的人?原來可以這麼賺錢!原來人家是這麼活著的!原來……,……,慢慢的華夏百姓開始開放了,思想活躍了,雖然比較慢,但是確實在改變,只要保持政策不變,幾年後就是巨大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