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平遼之策

 “目前,必須重視建奴的實力,而非狂妄自大,高估自己,低估建奴,不論朝堂百官乃至前線將領,必須給建奴足夠的重視,打消速勝的念頭。” 

 “猶記得,昔年隋唐征戰高句麗,兩朝三任皇帝實現目的,這中間折損大隋。今大明在遼東處於弱勢,因此面對戰力強大,以戰養戰的建奴,雙方戰力劣勢顯而易見。 

 不能因建奴一兩次攻城失利就洋洋得意,更不能因此認為扭轉敵強我弱的格局。” 

 “故而,朕的建議是持久戰,卻不能過分依賴堅城利炮製敵,更不能有堡壘推進的想法。更不是死守關城,該主動出擊時必須出擊,不戰則已,戰則須挾全力;不動則已,動則須操勝算,必須抓住任何可能取勝的機會。” 

 “今日殺三人,明日殺五人,今日奪一村,明日奪一莊,長年累月,以小勝積攢大勝,既能消弱建奴兵力,又能提升遼東守軍士氣。” 

 “一年不得一城,只要大局無礙,並不為過;一月而得數城,敵來不能戰,丟光城池,則不可為功。” 

 “總之,即戰略上藐視建奴,戰術上重視建奴,必須做好對建奴的情報,襲擾,對建奴任何行動有所警覺。” 

 “與之相反,軍事上嚴防死守,經濟上主動出擊,趁著建奴時國中大飢,一金斗糧價銀八兩,民中有食人肉者;東蒙古:夷地荒旱,粒食無資,人俱相食,且將為變,故而對建奴經濟上徹底封鎖,一針一線,一米一粟不可流入建奴境內。” 

 “袁公赴登萊務必告訴毛文龍,不惜代價阻截搗毀朝鮮前往建奴的運糧車隊,他搗毀多少,朝廷摺合成銀子賞他多少。” 

 “幾句淺見,諸卿分析分析,行則行,不行則不行,軍國大事,馬虎不得,朕不需要模稜兩可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