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火炮專家

 徐光啟,孫元化,張燾,王徽,徐光啟,宋應星,宋應昌,李之藻,湯若望,畢懋康,茅元儀,薄鈺,黃克瓚等等。 

 朝廷只需把合適的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提供鐵器,銅器,火藥供給,讓吃苦耐勞的工匠有飯吃,有錢賺。 

 相信火器遲早發力。 

 早前,他把孫元化,張燾,李之藻,畢懋康等安排進軍器局專研火炮,燧發槍,給於強大財力支持,任其自由發揮。 

 軍器局。 

 遠比戊字庫忙碌許多。 

 朱由校抵達軍器局,在忙碌官吏中瞧見幾名熟悉人影。 

 目光鎖定研究圖紙的孫元化,走到他詢問道:“愛卿在軍器局還習慣,是否有什麼需求?” 

 徐光啟,孫元化均為西洋火炮的先驅,特別是孫元化,明末不折不扣的火炮專家。 

 寧遠之戰中,努爾哈赤率六萬大軍猛攻寧遠,明軍在寧遠城頭佈置11門大炮,重創努爾哈赤。 

 事實證明築臺製炮是抵抗建奴的絕佳方略之一。 

 後來袁崇煥誅殺毛文龍下獄,孫元化在關內關外隔絕的困境中,團結將士,藉助西洋大炮,駐防的八城、二十四堡屹立不動。 

 另外,孫元化支持遼東戰事,力主以廣寧為抵抗建奴的前沿陣地,逐步向前推進,崇禎明廷未採納其正確主張。 

 崇禎三年,孫元化升登萊巡撫,他在登州網羅西學英才,組建一支27名歐人的外籍軍團。 

 崇禎五年,孔有德叛明降清,攻陷登萊,後孫元化自殺未死,被叛軍放歸。 

 次年九月,被明廷處死。 

 孫元化之死,代表擅西學軍事專家派淡出明朝軍隊。 

 相較於徐光啟擅長火炮的理論研究,孫元化更擅長在實踐中對火炮的研究和應用。 

 大世之爭到來,朱由校的目光不光著眼於遼東,陝西,西南,更著眼於全世界。 

 爭取不讓大明在軍事領域錯失奮起趕上西方的機遇,更不讓大明錯失大航海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