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拖欠稅款

 此時,百官有心駁斥,奈何皇帝越過百官,提前和各省商幫談妥,收稅,收進出口關稅。 

 百官漸漸明悟,難怪皇帝設轉運使,將倉儲,糧食局交給戶部十三清吏司,又將商稅總局,土地局,郵政局,治安局,徹底規範化。 

 原來是早有準備,既對財政制度下手,又對財政政策下手。 

 這麼一來,太祖,成祖制定的財政制度和政策被皇帝廢的乾乾淨淨。 

 皇帝將以往的徵稅目標由農民迅速調整為商賈,難怪皇帝施行重商主義,開放海禁,解除對商賈限制,大力發展商業。 

 是傷害部分官紳利益,改革方向卻沒錯。 

 百官議論片刻,無人出列駁斥,戶部尚書蘇茂相出列彙報:“稟陛下,秋收結束,開始入庫,往年北直隸,山東欠稅,今年兩省鄉紳都補齊稅賦,唯獨松江府,蘇州府,寧波府,南直隸等地依然有不少鄉紳欠稅。” 

 欠稅。 

 還欠稅。 

 朱由校料到江南會拖欠稅賦。 

 聽到蘇茂相彙報,內心依然升起幾分怒火。 

 早前讓錦衣衛督促過,結果拖拖拉拉補稅的鄉紳不多。 

 收秋稅,又特麼欠稅。 

 這是準備和朝廷對抗到底嗎? 

 還是認為皇帝懦弱,不敢動江南鄉紳,地主? 

 他清楚明中期開始江南部分官吏,士紳家族或多或少存在拖稅行為。 

 漸漸的,他們在隱瞞拖稅欠稅問題上形成默契,於是,該上繳的稅款大部分淪為紙面數字。 

 這次,他半年內親自催促兩次,結果收效甚微。 

 朱由校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呵斥:“前年欠稅,去年欠稅,今年欠稅,年年欠稅,八月催繳,十月催繳,月月無效。依朕看不把刀磨鋒利是不行的,這些人會越來越得寸進尺。” 

 磨刀? 

 蘇茂相大駭。 

 皇帝鐵腕整飭吏治,若對江南欠稅鄉紳如法炮製,會將江南殺的血流成河。 

 蘇茂相急不可耐說:“陛下,臣在督辦,在督辦,二月前,定能收齊拖欠的秋收。” 

 這時,稅務總局李待問擲地有聲說:“陛下,蘇尚書,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江南拖欠稅款非朝夕之事,更非單純鄉紳欠稅,其中地方官吏欺上瞞下,導致士紳膽子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