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A股市場的盈利奧秘

 李德昌在兩人你來我往的爭論中,無奈地笑了笑,他知道這場關於蘇陽的“裝逼”之爭,恐怕又要升級了。 

 但他心底明白,這不僅僅是在吹噓蘇陽。 

 更是他們在探討,如何借鑑併發揚,蘇陽身上那種敏銳的洞察力、敢於拼搏的精神,以及嚴謹的投資態度。 

 而這,正是他們這群老頭,在晚年仍能保持活力與激情的重要源泉。 

 資金管理,作為交易過程中的核心環節,恰似交易者,邁向成功的必經門檻。 

 許多天生具備,投機稟賦的交易者,曾一度創造出輝煌的賬面收益。 

 最終卻因資金管理不當,導致利潤大幅回吐。 

 儘管進場離場技巧、止損執行,以及情緒控制等因素,亦會對盈虧產生影響。 

 最根本的問題,往往源於資金管理和風險控制的缺失。 

 許多人僅把資金管理,狹義理解為風險控制(止損)的概念, 

 實際上,它涵蓋了“頭寸管理”和“風險控制”兩個維度。 

 其中,頭寸管理包括不同品種的投資組合搭配、每筆交易的資金配比及其加倉策略等細節,這些因素都將深深烙印在交易者的業績表現之上。 

 簡單來說,資金管理,就是運用智慧,駕馭資本的藝術與科學結合體。 

 如同一位謹慎的行者,在綠燈亮起穿越馬路時,仍會左右顧盼,以確保安全。 

 同樣道理,不論何時,交易系統發出信號,資金管理,就如同那雙警覺的眼睛。 

 即使是最頂尖的交易系統,也離不開資金管理的庇護,方能保障持續穩定的盈利能力。 

 資金管理的核心要義可歸納如下: 

 (1)為每個交易市場,設定嚴格的虧損上限。 

 一般建議設置在本金的5%至30%,具體數值,需根據賬戶規模靈活調整。 

 對於較小規模的資金賬戶,若將止損幅度,嚴格限制在本金的5%,或許顯得過於緊促。 

 可能導致在市場頻繁波動中,因止損過窄,連續受挫。 

 設定這個上限的目的,並非玄妙莫測,而是為了強化自我約束力,以一種科學且系統的方式,來控制潛在虧損。 

 (2)確保每筆頭寸的風險,對應的相應交易,所需的最低資金量相匹配。 

 將風險限定在一個固定比例內,是一種明智的策略,尤其適用於交易活動。 

 交易資金的配置,應隨每次交易的具體情況而變化。 

 通常關聯於市場的波動性,並間接反映出,各市場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盈利潛力。 

 (3)遵循“三分法則”,始終保持至少三分之二的儲備金(非單吊龍頭選手), 

 交易者不應將超過資本金,三分之一以上的資金,投入投機交易賬戶,而應當留足三分之二, 

 作為安全儲備,保值增值,形成一道抵禦市場動盪的緩衝層。 

 當賬戶資產下滑時,務必迅速調整持倉規模,確保維持建議的三分之一比例。 

 (4)果斷執行止損,不戀戰不止損。 

 無論何時,建立一個新的投機頭寸,必須清晰明確地知道,在哪種情況下,需要斷然離場。 

 (即設立止損點) 

 經驗豐富的交易者,即使面對實時滾動的行情數據。 

 內心也會有一條不可逾越的警戒線,在市場價格觸及預設止損位置時,能夠立即採取平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