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滿天 作品

第137章 放量漲停股的選擇標準

 以實例加以闡明: 

 (1)英飛拓在10月18日,信創板塊分化之際,早盤股價節節敗退。 

 午後卻異軍突起,兩波凌厲攻勢直抵漲停,引領板塊重現活力。 

 這種在關鍵時刻,從低位雷霆出擊,直至漲停的表現。 

 就是分時層面,弱轉強的完美詮釋,背後離不開龐大的主動買盤力量的支撐。 

 浙江建投,同樣在這個過程中展示了相似的魅力。 

 (2)大港股份,在8月2日大盤整體疲軟時,盤中一度觸及跌停邊緣, 

 卻迅速自我救贖,頑強翻紅,這既是一次弱轉強的生動展示。 

 股價再現奇蹟,從底部強勢拉起直至漲停,完成了二次弱轉強的壯麗轉身。 

 (3)競業達,在10月21日的走勢中,經歷了由平穩橫盤,轉向下行壓力。 

 當股價跌破分時均線那一刻,似乎宣告了其由強勢轉入弱勢。 

 股價構築分時雙底形態,透露出弱轉強的跡象,成功跨越0軸線。 

 從弱勢區域重返強勢陣營,最終經過震盪洗籌,牢牢封住漲停,呈現了一次完整的分時弱轉強過程。 

 分時級別的弱轉強判斷,必須緊密結合,主線板塊的分歧轉一致進程,立體分析。 

 這不僅僅是一項純粹的技術指標,也不僅僅是孤立的交易信號。 

 而是市場情緒、資金流向與價格波動,交織而成的複雜韻律。 

 2. 炸板回封中的板上弱轉強(炸板後封單顯著增多) 

 在群雄逐鹿的激烈對決中,想象一下A、B、C、d四隻個股,在同一戰役中,相繼觸及漲停。 

 卻又不幸盡數炸板,陷入了混沌不明的博弈。 

 所謂“對抗”,即是諸如此類的競爭狀況。 

 在此過程中,哪隻個股,能夠率先掙脫分歧困擾,再次傲立漲停巔峰。 

 在回封時的委託買單,相較於炸板前明顯增多,便彰顯了其在板上,完成弱轉強的華麗轉身。 

 評判標準,兼顧了回封速度與新增封單量。 

 二者共同構建了,這次板上弱轉強的精彩瞬間。 

 3. 個股t+1日的弱轉強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