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滿天 作品

第440章 避免馬後炮的思維方式

 在投資界,"馬後炮"一詞,常用來形容那些在市場走勢明朗,或股票價格變動,已經成為既定事實之後。 

 人們才提出本應在事前,做出的買賣建議或分析。 

 這種行為跳過了實時決策的壓力和不確定性,通過回顧性分析,彷彿一切操作都變得簡單明瞭。 

 從而假設自己在特定時點進行買賣,便能輕鬆獲得盈利或避免損失。 

 但實際上,這種分析並未參與真實市場的動態博弈,僅是一種基於結果的理想化推演。 

 要察覺並避免陷入馬後炮式的思維方式,可從兩個角度進行深入探討: 

 其一,關於薦股社群的普遍現象。 

 這類平臺頻繁推薦多支股票,但投資者往往只關注最終上漲的推薦,忽視了大量未成功的例子。 

 這種選擇性記憶,忽視了薦股成功概率的真實統計,且未經過廣泛驗證。 

 更深層次地思考,為何一個素未謀面的推薦者,會無私分享寶貴的投資策略? 

 真正成功的投資者,往往更傾向於保守秘密,利用自己的知識默默積累財富。 

 薦股群的吸引力,在於它巧妙利用了人們趨利避害的天性,使聽眾只聚焦於那些與願望相符的信息,而忽視了不理想的現實。 

 因此,面對此類信息,應冷靜分析其背後的動機與真實性,而不是盲目跟隨。 

 其二,以具體操作為例,比如觀察萬豐奧威的開盤情況。 

 如果在它低開後,未能及時制定並執行操作策略,直到它顯著上漲後,才意識到本應低位介入。 

 這便是馬後炮思維的體現。 

 未能在關鍵時刻採取行動,意味著對市場信號的理解和執行策略的信心不足。 

 猶豫的背後,是策略掌握不夠熟練,或是對模式的理解,尚未達到無需多慮,即可執行的程度。 

 面對這樣的情況,應通過自我反省認識到,錯過並非偶然,而是認知和能力範圍內的侷限。 

 與其事後懊惱,不如將其作為提升自我認知和策略執行能力的契機,專注於提升對市場動態的敏感度和快速反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