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嶽大都督 作品

第140章 再議科舉大綱

 趙夫子和張夫子也稍稍出言附和。 

 姜雲逸鎮定自若地道:“朝廷已經拿出最大誠意化解過往恩怨了,還要怎樣?” 

 趙夫子沒好氣地責怪道:“你那也能叫誠意?字字如刀,殺人誅心,分明就是拿刀子抵在人家脖子上,卻要叫人家體會你之善意? ” 

 張夫子神色不善地道:“你不會真想動刀吧?” 

 姜雲逸淡然道:“運河貫通前,他們都有機會主動撥亂反正。待水到渠成,本相帶著大軍南下時,若還未反正,朝廷自是要予取予求,要叫他們五百年不敢再有對抗朝廷的非分之想!” 

 四位夫子聞言倒吸一口涼氣,這傢伙竟還要帶大軍南下?真把人家當反賊看了? 

 顏夫子沒好氣地數落道:“你莫要做得過了!” 

 管夫子卻捻著鬍鬚道:“那個大一統論頗得我法家精髓。江東尾大不掉本就是大錯,便是被你威脅,也是自找的,合該有此劫難。” 

 四位夫子出現了分歧,當然更不可能動搖姜某人的意志。 

 張夫子吃驚地問道:“那運河真有把握兩三年便貫通?” 

 姜雲逸從容道:“要想富,先修渠。三年修通西線只是保底,最遲五年內,東線西線都得貫通。如此,天下財貨才能四通八達,朝廷才能財源滾滾,也才能有更多資源辦更多大事。” 

 趙夫子忍不住問道:“朝廷哪來這許多錢糧?一場北伐便透支了二三年稅賦,若是繼續涸澤而漁去修渠,就不怕烽煙四起?” 

 姜雲逸鎮定自若地解釋道:“夫子放心好了,小子肯定是要叫出得起的人出。天下承平二百載,尤其是興安以來,兩代明君勵精圖治五十載,積累的財富修兩條運河肯定是足夠的。 

 這天下最金貴的,其實是信譽,只要天下人對朝廷有信心,朝廷便能無往而不利。只要叫人看到朝廷有生財之道,天下財富自是任憑朝廷驅使。 

 今冬明春,便叫世人好好看看,朝廷離了誰都能玩得轉!” 

 聽他如此信誓旦旦,又不肯細說,幾位夫子只能無奈地搖搖頭,不再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