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秋 作品

第15章 奔跑中

 大腦算力配合上了等級,身體結構同樣也是相匹配的。

 肉身突破音障,換地球他來,別說眼球了,皮膚毛髮在加速起來的一瞬間,就會被刮剝掉……肉體在適應本土異界後,除了全身結構外,細胞都在物理分子層面上發生了改變……碳元素在魔力作用下,可以在軟滑與堅硬間切換。

 狂飆向野獸群。

 如同從侏羅紀公園逃出來的大型恐龍群,齊齊望向動靜方向,它們早已注意到一道裹挾著大地碎片的“射柱”,狂轟而來,由遠而近,地震轟鳴、颶風呼嘯、遮天蔽日。

 無從反應。

 最後狂風從上方刮過,一大群在射柱途經道路上的恐龍,統統被尾流、渦流捲起拋上天空……

 大巴人的傳統奔襲方式,是雙足蹬地,壓低身形貼地飛行,雙手或按著武器,做出手準備狀,或如“超人”飛行般平舉……一步出去都飛了,自然用不到低速跑步時的同步擺臂姿態。

 牧剌漢是雙手平舉姿態,這並非是在施展“雙龍出海”,舉著雙拳當“撞角”,時刻準備撞個什麼,而是為了“劈風”……雖然沒有“空氣動力學”、“流線型”等等科學理論,但古老的智慧,本能地開發出了減小空氣阻力的跑法。

 其次,舉拳是作為“方向舵”,跟後驅車同樣的原理,後輪提供動力,前輪來控制方向——貼地飛行時,雙腳提供動力,雙手拍地就可以變向——

 當還有1.5秒就要撞上獸群的時候,調整步伐,蹬出一腳後,牧剌漢右手向下微微發力一撐,側轟地面,一個向左的反作用力施加到了前進方向上,合力變斜向,但速度太快,變向改變的角度太小,獸群規模又太大,還是繞不開。

 於是牧剌漢又雙掌拍地,合力變成斜向天空,最後如同蛙跳般,劃出一道拋物線,掠過獸群上方後落地,再次雙手連拍地面,連續變向,調整角度,恢復路線,筆直朝向熟鐵城……

 延綿的彌壟龍大草原,無邊無際,實在適合飆車。

 枯黃、翠綠、團茵、柔高,各式各樣的品種在身下高頻變幻,然而萬變不離其宗,都能被統稱為“草”,彷彿無盡的草,才是天地間唯一的真理。

 重複不變的綠色,讓牧剌漢又開始“內視”——

 不知道超級平原世界的“音障”具體是多少,但絕對不是地球大氣密度下的約340米每秒了,還有超過一定高度後,萬有引力反常,這個異界還有一堆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