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於80年代 作品

第222章 你得名,我取利


                 體檢,政審,在縣長牽頭下,各部門的配合下,一路綠燈。

  這次招募的出國務工人員,不說是萬一挑一吧,也是嚴格按標準來的,全部是十八歲到三十歲之間的壯小夥,都有著初中以上學歷,素質那是沒的說。

  而且縣長也不全是利用這次招募為自己謀利,同時也有著一份公心,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把用工名額對一些相對貧窮落後的鄉村進行了傾斜,在不影響自己利益的情況下,對一些貧困鄉村和人口,進行一下幫扶,也是他做為一地父母官應該做的。

  在縣裡把人準備好以後,唐偉東聯繫了王超,並且把這邊的操作跟他說了一下。王超倒是無所謂,不管是唐偉東自己辦,還是縣裡出面,只要把事情辦圓滿,不耽誤自己的事就行了。

  既然已經送了縣長這麼一份大禮了,乾脆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唐偉東又別出心裁的對縣長提議,說是想辦個簽約儀式。縣長眼珠一轉,喜上心頭,略一考慮就同意了唐偉東的提議。不僅如此,還通過關係請來了省報的記者,不愧是能當縣長的人,生就一顆七竅玲瓏心,瞬間就想到了把利益最大化。

  就這麼著跟鬧著玩似的,在唐偉東的牽線搭橋下,在縣長的主持下,青山縣建築公司和勞動服務公司同中xx局簽訂了一份勞務派遣協議。而且還舉行了一個簽約儀式,縣長代表縣裡講了話,表達了對中xx局對老區人民深情厚誼的感謝。中xx局的代表,也就是王超,也表達了做為央企,一直以來心繫老區,有責任有義務幫扶老區人民脫貧致富的崇高信念。

  兩邊的話也就是說說而已,誰也不會當真。估計中xx局的領導也沒當回事,不然還能派王超這麼個芝麻綠豆大小的基層管理人員來出席了?縣長更無所謂了,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領導的關注。

  幾天之後,省報一篇介紹這次簽約儀式的文章閃亮登場,文中重點強調了縣長同志為這次簽約所做的努力。其中的艱難程度,真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都快把縣長寫成焦裕祿同志了。不得不佩服這些玩筆桿子的,若不是唐偉東知道其中的內情,所有的事都是經過自己的手,估計還真能被唬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