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冰河世紀 作品

第358章 海貨


                 人是挺能適應環境的。

  第一天有政府組織安置,受災群眾集中轉移。第二天別墅區裡的業主自主清理完園內可見的垃圾殘留,集中一把火燒了,還算乾淨,第三天就沒什麼異味了。然後第四天,雲千落就看見有人從外面拉回來物資,別的是什麼都看不出來,但是後備箱隨走隨滴的水漬說明,他們都帶了水產回來。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申城臨海,既有貨港也有漁港。雖然以貿易為主不像其他臨海城市大規模海水捕撈養殖,但是出產其實也不少。

  可是去年極寒以來,市面上卻很少有海產品售賣,佔比甚至比不上那些費了大力氣弄出來的大棚蔬菜。有現成的資源不去開發,這事確實透著詭異。

  這其中確實有一部分原因在於,因為極寒突然到來,近海冰封,小型漁船沒法出海,甚至很多小漁船都直接被凍在了港口上。

  可也不是完全沒辦法,國家如果想要幹這事,大可以調破冰船來作業,人以食為天,沒東西吃的時候自然想盡一切辦法搞吃的。

  之所以沒有,還是因為海洋本身。

  r國之前一直有偷偷向海水裡排放核汙染水,和平時期這件事國際上吵來吵去,爭議還挺大。事不關己的在邊上拱火,不安好心的跑來拉偏架,直到r島沉沒,這事都沒吵出什麼定論,自然隨著r島沉沒,也不必吵了。

  問題就出在沉沒上。

  我們把時間線拉回一切開始的地方,m國超級火山爆發。

  一切在地球表面發生的災難最終都要追溯回地底的變遷,地球本質就是個火球,中心是難以計數的岩漿,所謂火山爆發,不過就是m國倒黴在它地界上拱出了一個岩漿噴射的出口。

  它有,別的地方也會有。

  當時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m國超級火山爆發會帶來的一系列危害上,事實證明確實帶來了,華國人疲於對付突如其來的寒冷,無暇他顧,連死仇r國的覆滅都沒有帶來更多的關注。

  可這一切原本就是連起來的。

  看似獨立的山川與海洋之下,大陸架從未斷絕。

  也許幾百年後,這一切塵埃落定,會有未來的學者把這時期地球的變遷,人類活動的改變整理出完整的發展脈絡。但是此時此刻,身處其中,確實沒有任何一個權威跳出來梳理全部情況。

  我們不妨大膽猜測,m國的超級火山之下,地球板塊的終極碰撞終於促成了火山的大爆發。在渺小的人類疲於應付隨之到來的氣象災難時,碰撞的板塊帶來的震動沒有停止,悄悄在地底逐層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