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道略通拳腳 作品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人間修士設局


                  第1090章人間修士設局

  不管是在困在華山中的修士,還是先前逃出去的修仙者,

  此時都震驚的看著這一幕,

  此人彷彿神話中的巨靈神一般,一腳將這真魔踏在腳下!

  先前能以一己之力封印屠戮華山的真魔,此時被踩在腳下,動彈不得。

  謝婉瑩神情激動無比,緊緊握住拳頭,大聲說道:“殺了他!”

  她的聲音迴盪在華山之上,清脆無比,

  有全真弟子此時經脈盡毀,承受了巨大痛苦,

  終於見到真魔被巨人踏在腳下,便大聲吼道:“殺了他!”

  “殺了他!”

  “殺了他!”

  一道道聲音在華山此起彼伏響起,

  陳燁身上的肌肉可怕的凸起,魔氣沖天!

  他奮力的想要起身,李言初又是一腳踏下,

  轟隆!

  陳燁身上筋骨盡斷,被踏在深坑之中,氣息萎靡,

  “你在我腳下如螻蟻一般,還想禍亂人間?”

  數百丈的巨人聲如洪鐘,

  陳燁大驚失色,沒有想到,他竟然與這小道士有了如此大的差距!

  一道道人影對李言初欠身行禮,

  無言。

  李言初手指輕輕一點,謝家老祖沸騰不已的灼熱氣血也平息下來,

  燃燒精血,不光是燃燒血液,還是燃燒本源之力,

  謝婉瑩視線模糊,

  她知道,老祖與這位全真道長大戰真魔,是拼命的法子。

  謝家老祖一臉愕然:“我謝謝你,只不過我好像死不了了。”

  方才那些火焰也直接燒在他的神魂中,比肉身被燒之苦更強百倍千倍,

  他看向李言初的目光,心有餘悸,

  李言初手指輕點,陳燁便感覺體內力量斷崖式下降,

  李言初冷冷的看了他一眼,並未說話,

  兩人相視一笑。

  三昧真火瞬間燒在這青年陳燁的臉上,頓時讓他痛徹心扉!

  下一刻,他大袖一揮,

  長玄道長三魂七魄的燃燒頓時停了下來,

  身體如今已經成半透明的樣子,隨時可能破碎,

  長玄真人正色道:“多虧道友出手,不然這魔頭霍亂世間,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李言初鬆開手,陳燁的臉已經已經被燒的露出白骨,看起來就有些瘮人,

  一旁的長玄真人也是如此,

  謝家老祖燃燒精血,看起來血氣方剛如烘爐一般,只是烈火烹油,下一刻要灰飛煙滅!

  燃燒三魂七魄與謝家老祖燃燒精血之法同樣不可逆。

  兩人神頓時神色一肅。

  隨著李言初清朗的聲音響起,一道道人影相繼浮現,這是陳燁自忘川歸來吞下修士的魂魄真靈,

  此時被李言初超度入輪迴而去。

  一道魂魄浮現,正是被他先前吞下去的修仙之人,

  謝家老祖亦是如此,燃燒精血。

  深坑之中,真魔身軀被破,重新變成一個俊朗青年,

  只不過此時身上鮮血淋漓,血肉模糊,

  李言初收了法天象地的神通,拎著這個血肉模糊的青年來到華山之上,

  李言初道:“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風雪之中。”

  他本來就是半隻腳邁過那個門檻,可此時氣息愈發強橫,竟有脫胎換骨之感。

  只能說他回來的太晚了!

  謝婉瑩看向這位年輕道長。

  先前謝家老祖如烈火烹油一般,氣血不停燃燒,已然大勢不可逆,

  如今卻整個人煥然一新,體內的那些暗傷都被修復,而且氣息隱隱更上一層樓。

  李言初道:“前輩燃燒了三魂七魄?”

  “……………”謝婉瑩擦去臉上的淚水,雙眼通紅的看著謝家老祖,

  長玄真人微微一笑:“煉丹兩甲子,沒想到最後還是無緣飛昇,便想著為來此地的修士博一線生機。”

  他剛剛將這人吞下,這修士的力量,血肉魂魄與他的力量交織在一起,

  此時卻被李言初的造化金章解脫。

  李言初殺到之前,他的爆發爭取了更多的時間,不然此時還要死更多的人,

  這兩位高人先前已經做好赴死準備,

  可此時身上這種不可逆的秘術被打斷,可怕的傷勢被修復,

  兩人皆是一臉震驚!

  謝婉瑩沒注意到,她熱淚盈眶:“老祖,你死之後,我一定會讓人為你刻碑立傳,把今天的壯舉宣揚出去!”

  可是李言初手中浮現火焰,捏在那青年陳燁嘴上,燒的他不停扭曲,看起來像一隻蛆蟲一樣。

  華山之上一片寂靜。

  掌心中湧現出三昧真火,直接按在了他的嘴上,

  可接著就平靜下來,緊接著,一股靈光湧入三魂七魄之中,

  他整個人說不出的舒坦,剛才那種可怕的傷勢竟然被修復。

  實際上,他再晚回來幾年,李言初一個念頭就能殺死他,

  李言初神色肅然,對兩人產生敬意,

  長玄真人對著謝家老祖抱拳:“起初我以為道兄只知為家族謀劃,小家子氣,沒想到也有這種氣概,這裡給道兄致歉。”

  這一幕本來該極其壯闊,

  李言初念起靜心神咒,道門八大神咒之一,天地間浮現玄妙異象,

  一股磅礴生命之力,進入他的體內,流遍他身體所有竅穴經脈,

  謝家老祖那種可怕的傷勢竟然也被恢復。

  長玄真人此時燃燒三魂七魄,整個人一半身子近乎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