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道略通拳腳 作品

第一千二百六十章:我的劫難滿了!


                  第1261章我的劫難滿了!

  李言初說完之後,眼中透出思索之色。

  自己在魏城修煉的黃庭道經本不完善。

  可是修煉完善的黃庭道經的小師姐宣晴君,不就是功法中有極強的破綻,被人一招擒下。

  李言初挑眉,

  他在大理寺留下分身,至今並未發現有什麼問題。

  隨即他不再思考此事,囑託幽若道:“那功法還是不要再練了,別再引來別的什麼東西。”

  幽若心有餘悸,點了點頭:“知道了。”

  小白龍敖素吐吐舌頭,奶聲奶氣的說道:“這人間好生兇險,我剛來就險些被人給吃掉!”

  方才瓊華仙子佔據幽若的肉身,一把將她抓住,看她的眼神實在是讓小白龍一陣後怕。

  李言初摸了摸她的腦袋:“別怕,你有真龍之血。”

  “以後這樣的事還多呢!”

  小白龍一聽,更害怕了!

  一場風波暫時平息,

  李言初掌心一翻,取出楊柳枝,

  如今其中還依舊封存著一部分的天仙修為,並未徹底被消耗,力量十分澎湃。

  這楊柳枝之中可以封存力量,遮天蔽日,極為難得。

  李言初感應了一下,上面有許多烙印,這烙印十分的強大,

  可在他手中不過是一柱香的時間,便將這些烙印全部抹去。

  煉器總綱的名字雖然土,可是上面記載的法門確實厲害,

  再加上符印之後,更是極為全面的煉器之法。

  李言初不僅將這楊柳枝上的烙印抹去,又打上幾道符印,重新祭煉了一番。

  憑藉這楊柳枝,他可以短時間內爆發出天仙道行。

  這發現讓李言初眼前一亮!

  “這女人人不咋地,手裡的寶物倒是不錯。”

  李言初心道。

  他的手中也有一段楊柳枝,與這楊柳枝似乎是出自同一棵樹。

  原先的那楊柳枝是瀛州仙人無玄子手中的仙家法寶,威力巨大。

  上面的烙印同樣厲害,李言初這早就將上面的烙印抹去。

  李言初發現上面烙印雖然多,可其中有一些烙印也是相同,

  這也表明,這兩段楊柳之間恐怕真的有極深的聯繫。

  “這瓊華仙子難道與瀛洲有關?”

  李言初皺眉。

  他掐指推算一番,果然算出此人與瀛洲有極深的淵源。

  “好啊!我不尋你們的晦氣,你們反倒來找我!”

  李言初眸光一冷。

  ………………

  乾國大理寺,二層小樓之中,

  一名中年男子此時斜臥在小床之上。

  李言初的分身在周圍監視他,這一點他早就知道。

  他剛才彷彿睡著了一般,此時緩緩醒來,伸了一個懶腰。

  二層小樓是他辦公之所,也是他的住處。

  王老二此時剛剛睡醒,眼神之中卻頗為凝重。

  “蠢才!真龍可失而復得,難道機會還有兩次?”

  他搖了搖頭。

  如今乾國大理寺規模已成,像是一臺巨大而精密的機器。

  大理寺分部遍佈乾國各地斬妖除魔,

  需要寺卿負責的事情其實極少,更像是一個精神象徵。

  接下來,乾國傳出來一個重磅的消息!

  大理寺卿王老二,病故!

  王老二修為雖然不高,本是神霄派一個普通道人,可他的一生堪稱傳奇,

  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開創了大理寺,使得大理寺如今位於刑部都察院之上,

  權力之重,在乾國曆朝歷代無出其右。

  他突然病故,引來許多人的驚愕。

  年輕天子陳瞻悲痛,痛失國之柱石,下令以王侯之禮發喪。

  乾國異姓不得稱王,爵位也十分珍貴,

  王老二生前只是一個侯爵,這時候加封一等公。

  對朝廷來說,對於有功之臣的追封也毫不吝嗇。

  畢竟王老二沒有子嗣,而且本身又是半隻腳跨著修仙界,不是世襲罔替。

  只不過王老二在位這麼多年,不光處理監察妖魔之事,一些刑名的案子與妖魔有關,他也會插手。

  他活著的時候沒人敢說,死了之後卻有一些官員上書陳奏,王老二往日行事霸道,無人臣之禮。

  那名年輕天子不以為意,將這些奏摺全部壓了下來,依舊以王侯之禮發喪。

  …………

  如今的乾國並無妖魔禍亂,也無世家橫行,政治清明。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古神州疆域恢復,導致朝廷對於地方的一些統治力下降。

  只不過,如今修行者入朝,聯絡之事也變得方便了一些。

  朝廷也加緊派駐官員建立官道驛站通訊,這些事也在慢慢的處理。

  御花園之中,

  年輕天子陳瞻正在與一名青年對弈。

  這青年在乾國未亂之時便是一位探花郎,他是白鹿書院的人。

  天人之爭時他並不在書院之中,沒有與那些師友一同赴死。

  這位探花郎姓趙,叫做趙清源,寫的一手好文章。

  年輕天子陳瞻與他下棋之時忽然說道:“清源,最近朝臣非議王寺卿,你對王寺卿這人如何看?”

  趙清源搖頭:“啟稟聖上,臣不會看。”

  陳瞻看了他一眼:“都說你有識人之能,為何現在如此說?”

  趙清源道:“大風吹到梧桐樹,自有旁人論短長。”

  年輕天子一愣,隨即便笑了笑。

  “朕認為王寺卿乃國之干城,一代良臣。”

  “這件事可蓋棺而論。”

  趙清源拱手說道:“陛下聖明!”

  不經歷妖魔之亂,根本不知道大理寺對於乾國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