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秋風 作品

第三十五章 文驚四座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痴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唸完後,蕭風回到竹涼椅前,坐下,做閉目養神狀,全然不管別人的表情和目光。

  一時間,在場所有的讀書人,都產生一種人生如夢的感覺。是啊,人生百年,辛辛苦苦,為了什麼呢?似乎到最後都是一場空。難道說,人們羨慕神仙,就是因為神仙沒有這些煩惱嗎?如此說來,修道似乎也不是什麼壞事啊。

  眾人氣勢都被這首《好了歌》打壓到了極點,甚至覺得有些理解嘉靖了。做到皇帝又如何,將來還不是“荒冢一堆草沒了”。嘉靖現在不肯見妻兒,焉知不是為了將來不傷情呢?

  張居正也是一陣恍惚,覺得人生之事不過如此,就如今日帶人意氣風發的來圍攻蕭風,勝又如何,敗又如何?但他畢竟是心堅如鐵的絕世天才,方一察覺,立刻警醒,不能著了蕭風的道!

  他提高聲音道:“蕭公子這是詩?是詞?還是曲?雖然含義不錯,但似乎有些隨意了。若說道心,蕭公子是有了的,若是說才華,似乎還不足以證明啊。”

  蕭風微微睜眼,把“師兄”嘉靖的樣子學了個十足,看了張居正一會兒,淡淡的說:“這是歌,道家喜歡-吟遊,故此以歌言志。若是你覺得文采不夠,此歌還可寫個註解。”

  張居正心說我信你個鬼,此歌渾然天成,其中含義已經淋漓盡致,便是此刻讓自己做個註解,也只能是車軲轆話來回說,言之無味,你頃刻之間就能做註解,還要文采斐然,當真以為自己是神仙嗎?

  但他此時就盼著蕭風出醜,自然不會出言阻攔,反而微笑道:“蕭公子若是能為此歌註解,當可證明文采不凡,自然也不會有人再質疑公子是才華不夠才棄文修道了。”

  蕭風眼睛又閉上了:“那可不好說,你們人多嘴雜,我就算作出來了,你們硬說不好,天下又有誰能辯得過你們這些翰林學子,以及這許多京城讀書人。”

  張居正環顧四周,昂然道:“我輩讀書人,豈可顛倒黑白,昧著良心說話?蕭公子放心,凡事自有公論!”他說的斬釘截鐵,正氣凜然,周圍圍觀的人齊聲呼應,聲勢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