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秋風 作品

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道無形

  小兩口不敢說話,只是拼命的給蕭風磕頭,蕭風哈哈一笑,伸手將兩人扶了起來,從袖子裡掏出一塊銀子。

  “跟你們開玩笑的,這錢就算給你們壓驚的,給孩子買點好吃的,好好養大他,讀書也好,修道也罷,當和尚也行,隨他自願吧。”

  小兩口驚魂未定,忽然又得了銀子,不知所措地連連點頭,心裡暗暗發誓,下次看熱鬧再也不搶第一排了!

  蕭風走回到椅子處坐下,笑眯眯地看著苦禪,一句話也不說。苦禪卻比之前更加神色頹然了。

  “真人之意,貧僧明瞭,只是佛度世人,是憑其自願的,並非強行度化。真人以此相比,尚有偏頗。”

  “大師,你有家嗎?”

  “出家無家,無家出家。”

  “你,有家嗎?”

  苦禪愕然抬頭,看著蕭風冷冷的目光,忽然驚覺,他並非是在與自己打機鋒,而是在問一件真事。

  “貧僧家貧,自幼上山當了和尚,父母早已去世,沒有家了。”

  “你當和尚是自願的嗎?”

  “這……當然是了。”

  “你當和尚時幾歲?”

  “貧僧當時五歲。”

  蕭風再次起身,走到那對夫婦面前,那對夫婦簡直欲哭無淚,蕭大人今天怎麼非可著我們這一隻羊薅毛啊?

  蕭風笑容滿面,語氣輕柔的對小男孩說:“孩子,你想不想天天吃糖葫蘆?天天吃肉包子?”

  小男孩嚥了咽口水,點點頭:“想的。”

  那對夫婦也明白了蕭風的用意,垂著頭不敢打擾蕭風。蕭風笑得更和藹可親了。

  “那個賣糖葫蘆的,過來!”

  一個仗著糖葫蘆護身,也搶了個好位置的小販趕緊上前,給蕭風行禮,蕭風扔給他一塊銀子。

  “這糖葫蘆我包了。”

  小販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比在人群裡辛苦推小車賣早點的先打完收工,樂得眉開眼笑的給蕭風磕個頭,收下銀子就退下了。

  蕭風拿著那一大捆糖葫蘆,笑眯眯的對男孩兒說:“你信佛嗎?如果你信佛,這糖葫蘆就給你吃。如果你不信,就不給了。”

  小男孩用嘴唆著手指,口水都流下來了:“我信,我信,我真信,你能給我糖葫蘆了嗎?”

  蕭風把一捆糖葫蘆都交給了小男孩,拍拍他的頭:“好孩子,你還太小,不懂什麼是自願。

  其實很多人長大了,也不明白什麼是自願,因為他們早已喪失了判斷什麼才是自願的能力。”

  那對夫婦懵懂的看著蕭風,確實如蕭風所說,他們倆都沒太聽明白蕭風是什麼意思。

  但苦禪大師自然是能聽懂的,當蕭風再次坐回椅子上時,苦禪大師卻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

  他本來是個雖然年邁,但精神矍鑠,身體健康的老人,但此時卻像是一下就變老了一樣,就像被抽走了支撐他的最硬的那根骨頭。

  “真人,貧僧佛法不精,理屈詞窮,愧對佛門。但這只是貧僧之敗,並非佛門之敗。

  貧僧自當閉關修行,若有所得,但願還有餘年可向真人請教。”

  蕭風淡然一笑:“大師,這場論道,從一開始,你就輸了。”

  苦禪看著蕭風,不知他是否在嘲諷自己,蕭風輕輕嘆了口氣,像說給苦禪,也像說給自己。

  “有人說,佛道本同源,當年老子西出函谷關,就是到了天竺傳道。因此佛道之間,頗多相似。

  但佛門重來世,不重今生;重心性,不重身行;重因果,不重一時善惡;重虛渺,不重世事人情。

  佛門本就不應重名利,大師卻對朝廷崇道抑佛心存不滿;佛門本就不應重勝負,大師卻絞盡腦汁要勝我一籌。

  若是佛法無邊,和尚傳經佈道即可,何須計較誰高誰低?難道佛門道門還是兩家開在對面的茶樓酒肆,會爭搶客人不成?

  大師今日此舉,固然是為了弘揚佛法,卻也難免別人挑唆利用,做了別人的掌中刀,心中有勝負,已經落了下乘。

  六祖曾言,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老子曾言,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兩個本來都不願爭的宗門,今日在此地唇槍舌劍,面紅耳赤,是何緣故,大師心中當自知。”

  苦禪本來雖然落敗,但心中猶自耿耿,聽完蕭風這番話,汗如雨下,溼透僧袍。

  他雙手合十,向蕭風深深一禮:“學佛幾十載,今日方知只得其形,未得其真。

  佛法無邊,貧僧自當精研,盼望他日再與真人相見,不做高下之爭,只論天地之道!”

  禮畢轉身,看都不看身後張口結舌的趙文華一眼,哈哈大笑,腳步輕快的穿過人群,徑直遠去了。

  蕭風回過頭來,看著趙文華淡然一笑:“趙大人,趙大人?本官在南京不能久留,你還有什麼人要我見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