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秋風 作品

第六百二十章 大變活人

  徐階微微咳了一聲:“丁大人,兵科給事中官職雖小,乃是言官,他身在兵科,討論戰局也談不上妄議。

  老夫相信蕭大人絕無異心,但也擔心蕭大人會不會百密一疏,低估了倭寇這次的戰力和決心。

  蕭大人之前說得太過決絕,也許此時礙於面子,無法轉圜,我們是不是該幫蕭大人找個臺階下呢?

  如今北方毫無動靜,大批人馬囤積於此,而讓蕭大人只能以目前江南的幾十萬人馬抵抗倭寇大軍。

  萬一有個什麼閃失,不但蕭大人難辭其罪,大明半壁江山糜爛,更加可怕。因此於情於理,我們都不能坐等,也該群策群力啊。”

  這番話說得就十分中聽了。自從蕭風逼著徐階捐了十萬兩銀子,幫他穩住了首輔之位後,徐階對蕭風的態度確實有很大的轉變。

  他雖然仍然防著蕭風,但對蕭風已經很少主動發起攻擊,上次討論賦稅改革之事,他不肯出頭,就已經比較明確了。

  但他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若是蕭風此時在江南已經取得大勝,那麼這些擔心自然都不存在了。

  可此時南方戰事焦灼,而且傳回來的消息並沒有多樂觀,徐階身為首輔,不操心是不可能的。

  而且他還有個說不出口的擔心,就是蕭風此時已經手握天下兵馬,雖然萬歲篤定蕭風不會造反,可萬一呢?

  萬一蕭風起了異心,誰能轄制?身為首輔,不能把朝廷的安危全放在蕭風的良心上,也不能都放在他留在京城的家眷上。

  一個人如果真的起心動念,要當皇帝,別說蕭風這些沒有血緣的女子家眷了,就是父母兒女都能放棄的。

  所以徐階還是希望能有所制衡,讓內閣接管北方的軍隊,萬一蕭風有了異動,至少雙方能勢均力敵。

  嘉靖沉吟不語,他也在心裡思考著這個問題。

  作為一個皇帝,他對蕭風的信任已經達到了頂峰,但要說一丁點疑慮都沒有,那是絕不可能的。

  皇帝這種生物,其身體裡百分之九十的成分就是疑慮,去掉疑慮就像脫水一樣困難,絕不是喊一聲“我要脫水”就能行的。

  對徐階的高段位發言,丁汝夔無法反駁,只能閉嘴。朝堂之上,一時之間陷入了沉默。

  就在這時,陸炳衝進朝堂,臉色發白,手中拿著錦衣衛的急報。鴿子飛得畢竟比馬要快,兵部的流星快馬還沒到京城呢。

  “萬歲,倭寇偷襲南京,已經兵臨城下。南京陷入苦戰,此時情況如何,尚不可知。”

  群臣震驚,惶恐萬分。嘉靖一下睜開了眼睛,臉色也沉了下去。

  “徐階所言,不無道理。由京營總兵接手宣大及山海關兵權,立刻委派能員,調集軍隊,南下增援蕭風!”

  仇鸞接到調兵的命令時,是十分詫異的,他反覆確認來調兵的聖旨,確保不是有人從中搞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