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父子上陣 作品

第1773章 蘇二

  至於校長那邊會不會答應,那李陽就不關心了。

  現在上海被他們打下來,雖然其中國軍也出了力,但這些國軍現在是中央軍還是八路軍那還兩說呢,誰還管校長有沒有其他的想法。

  於是乎,接下來一個星期李陽都沒有閒著,召集了許多的地方幹部,甚至連原來上海地下黨的成員都找過來了,包括當地新四軍的幹部在內,需要他們去穩定上海的經濟。

  越是亂的時候,某些喜歡投機倒把的傢伙就喜歡搞事情,狠狠的從老百姓身上吸血。

  因此,穩定經濟還是有必要的。

  所以李陽下達的第一條命令就是,讓山東河南地區快速運一批糧食過來,包括皖北,鄂北地區,也儘可能的送糧食。

  另外就是安排好軍隊駐防的位置,還有就是警察人員。

  原有的警察人員只要是沒當過漢奸的,暫時不裁撤,先穩定情況,再看看需不需要對他們作出處理。

  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有些時候你明知道這些人都是壞人,還不得不用他們,因為你不用他們的後果可能更嚴重。

  這應該就是馬大鬍子所說的注重主要矛盾,主要矛盾解決了以後,那次要矛盾就會上升為主要矛盾,那就再解決主要矛盾……

  不得不說,馬大鬍子說的話還是有道理的,就是需要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堅決不能教條主義!

  相比教條主義,李陽反倒是覺得經驗主義可能更好一點。

  至於理性的看待,李陽並不覺得大家都能做到,因為完全沒有標準,也沒有上帝視角,誰知道正確的事情的那個度到底在哪兒?

  有了李陽的命名,整個華東以及華中地區全都動了起來。

  為此,李陽還解決了許多的問題。

  那就是山東與河南地區的糧食去年其實是大豐收的,八路軍為了不讓老百姓吃虧,掏了一大筆錢,購買了他們的糧食。

  但是土豆的產量太高,紅薯的產量也不差,包括玉米和小麥的產量都不差,這就導致糧價一路走低。

  好在軍隊是個吞金獸,這個時候居然起到了穩定糧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