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朱小米龜 作品

第187章 粉壁題詩

趙學女也並未多想,只道是因為自己一行人惹得眼前少年沒了賞雨的興致,於是對方就隨手做下如此詩句。

也不怪趙學女如此認為,就算是在場的其他人,包括茶水小廝和聞訊趕來的茶樓掌櫃和寧空雨都是這麼認為的。

實在是太貼景了。

茶樓名為聽雨樓,恰巧又是從昨夜直到現在,一直下著濛濛細雨,雖然如此,京城內依舊有人騎馬而過,而在聽雨樓的巷子口,恰巧有少年在叫賣杏花,一切都對的上。

就算此刻米路說是提前準備的詩句,眾人也是不大信的。

“人在聽雨樓,一夜聽雨,是一重詩境;春雨如絲,綿綿不斷,杏花開放,帶露豔麗,這是另一重詩境;深巷賣花,聲聲入耳,又是一詩境,妙,大妙,妙不可言。”

茶樓掌櫃如此品評道。

雖然她做不出如此佳句,但是不代表她不懂鑑賞,她在這聽雨樓幹了大半輩子,見過的文人墨客不知道有多少,認識的大儒才女更是數不勝數。

但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驚才絕豔的少年,年紀輕輕就有這麼高深的文學功底。只可惜大燕沒有男子科舉!不然……

老掌櫃心中暗自可惜。

老掌櫃又仔細小聲唸了幾遍,然後突然發現她居然沉迷於詩詞的賞析,居然把作詩的正主給冷落在了一旁,於是趕緊向米路拱手致歉。

“小夥子年紀輕輕卻如此文采斐然,想來定然是家學淵源,只是不知是否方便告知,家中長輩名諱?”老掌櫃如此問道。

在她看來,如此有著遠超年齡之學識的男孩子,只可能是出自那些書香門第,說不定就是那幾個大儒的晚輩。

這事到沒有隱瞞的必要,都已經做了文化搬運工了,還玩低調那一套,就有些又當又立的嫌疑了。

於是米路也就隨口說了:“我名為米路,隸州金保郡人士,家母乃是商賈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