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星L 作品

第18章 父子交談

 劉辯聽得出,即便是現在,在靈帝心中,竇武與陳蕃依舊是意圖謀反之人。

 而竇武與陳蕃曾經失敗的事,正是現任大將軍何進想要做的事。

 明白靈帝的真正想法之後,對於何進,劉辯只能稱讚一句“大將軍好膽!”。

 只是靈帝沒問,劉辯不好提起何進,不然豈不是不打自招了。

 靈帝問道:“若是辯兒易地而處,會如何做?”

 劉辯不確定他要不要順著靈帝的話說,糾結不定。靈帝也沒有催促,只緩緩的在宮城內踱步而行。

 思索良久,劉辯終於給出自己略帶天真的答案:“總要嘗試一下彌合雙方,無可挽回時,再用雷霆手段。”

 靈帝笑道:“只怕到時就晚了!”

 劉辯回應說:“父皇高見,所謂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未到事情了結時,又如何能分清忠與奸呢!”

 靈帝贊曰:“辯兒此言亦是高見!”

 劉辯尷尬一笑,接著說:“我曾在東觀問過樑師,難道我漢室自立國以來外臣與宦官都是生死不兩立的嗎?梁師便同我說了楊震之死。”

 靈帝走累了,來到一座亭臺下休息。聞言有些驚訝,沒想到劉辯會主動向人詢問楊震之事。

 在楊震之前,外臣與宦官雖有鬥爭,但仍將鬥爭的內容放在國家政治的框架之內,絕不會像現在這樣動不動就追求物理消滅。

 安帝時期的楊震有“關西孔子楊伯起”之稱,無論是為官還是為人都是真正的清流。即便是看不慣外戚與宦官胡作非為也只會上書皇帝請求嚴懲,這是一個對國家絕對意義上有益無害的人。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被宦官樊豐等人誣陷,安帝派使者連夜收回楊震的太尉印綬,並驅逐回原籍。

 楊震不堪受辱,在雒陽城西的幾陽亭飲鴆自盡,交待子弟“以雜木為棺,布單被裁足蓋形,勿歸冢次,勿設祭祠”,時年七十餘歲。

 即便如此,宦官仍不滿意,指使門下官員停楊震喪,使其露棺道旁。同時徵發楊震的子孫服徭役代郵行書,不許服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