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淡星L 作品

第75章 雞鳴不已

樊陵大約是從張讓等人口中知道他能夠繼續擔任三公乃是劉辯出力的結果,在之後面對劉辯時分外恭敬,每每劉辯提出什麼想法,他都會率先支持。

有一個三公願意做自己的應聲蟲,劉辯很快就體驗到了其中的美好。

怪不得古今中外的帝王都喜歡讓寵臣身居高位。

隨著救災糧食被有條不紊地運往災區,更多的消息也傳到了雒陽。

此次共有七個郡國受到水災影響,山陽郡、梁國、沛國、彭城國、下邳國、東海郡、琅邪國。

其中,只有五個郡國的徐州七佔其四。

劉辯很明白,對於這場足以摧毀尋常百姓家中糧食儲備的水災,一旦應對不當,將會再度演變成一出黃巾起義。

所以,不僅要治水,還要考慮到接下來的一年,這七郡國中糧食被大水沖毀的百姓將以何為生。

於是,劉辯再次召集三公等重臣商議後續事宜。

在丁宮、樊陵這兩個與宦官有勾連的人面前,太尉馬日磾一直表現地很強硬。

馬日磾結交的鄭玄、楊彪、盧植、蔡邕等人皆有清名,礙於馬日磾的名望,二人一般只能退讓。

劉辯先說道:“此七郡國受災嚴重,即便大水退去,也已經來不及補種稻粟了,若是依舊等到秋分後種麥,其間十來個月,光靠大豆等物難以養活這七郡百姓。可若是持續朝災區運輸糧食,按大司農之言,國庫無能為繼。今日詔諸公便議此事。”

劉辯不是沒想過以工代賑的法子,可此法不僅對官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對糧食的需求也更加高。

現在朝廷提供保證人餓不死的糧食就已經夠嗆了,更別提以工代賑了。

七個郡國加起來四百餘萬人口,這還只是去年上計的數據,真實情況還會更多一些。

目前,吃了上頓兒沒下頓的災民具體數量還未統計出來,即便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因水災吃不上飯,那也至少一百萬人了。

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數量級。

樊陵對於救災事宜接觸的最早,首先提出建議:“早年有江南百姓受災往江北就食的故事,如今江淮徐州受災,可遷七郡國受災嚴重的鄉縣百姓往未受災之郡國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