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如蛟 作品

第24章 當捕頭也沒那麼多花哨

休沐的時間一晃而過,中間給家裡寫了一封信,說了希望老母和弟弟過來三道城的想法,以及自己如今在這邊的情況,說過兩月會回去接他們。

到那時候新買的宅子也該重新裝潢妥當了。而且他也能有充分的時間來做心理建設接受這身體血脈的親情關係。

剛上差,楊謙便感受到了來自捕房裡所有人的善意。

以前碰面頂多點個頭,或者甚至連招呼都不會打的同僚,現在全都堆著笑容,遠遠的就朝他點頭或者拱手問好。張口閉口都是“楊捕頭”。

捕頭,捕快,一字之差地位卻大不相同。

一個捕頭掌一個班役,手底下少則五六個捕快,多則二十餘名捕快。可以調動捕房甚至官衙內一定程度的武力協助,還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

特別是最後一項權利,用得好,那簡直可以無限放大。可以最大限度的懲惡揚善也能完全充當灰黑色產的保護傘。甚至監督的力量僅僅只有官衙審事司時不時的走過場般的抽查而已。

這也是為何宋家一直想要把自家子弟塞進官衙捕房的原因。

所以,一名很能幹的捕快你可以不在乎,但一名捕頭,那就必須要保持基本的禮貌和尊重。萬一讓人家記恨上了,保不齊那件事坑你一下就能讓你哭都哭不出來。

當然,捕房裡大多數人都在盡禮數,或者希望混個面熟,畢竟不到二十五歲的捕頭在三道城裡也是頭一個。

但有些人此時根本就笑不出來。

丙字班,下設九名捕快,其中三人有殘疾只在捕房裡做一些雜務,其餘六人從衙口接的案子和結案數是最少的,但懸案和積案數卻是最多的。

一個案子別人需要半個月,丙字班平均都在一個半月,是別人的數倍。

簡單來說,丙字班就是三道城捕房裡最差的一個班役,背地裡甚至有人叫丙字班為“混吃等死的地方”。

在楊謙休沐的這幾天,丙字班的這九人可以說是如坐針氈心緒不寧。

老捕頭鄭明本就是靠資歷熬上位的老人,能力本身就不高,又面臨告老,更是無心管理班役的事務。下面捕快自然就得過且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