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如蛟 作品

第29章 撿漏?不存在的

初一。

一大早,在東市的一個邊角突然比往日熱鬧得多。這邊大部分時間是買賣禽蛋和野味的小市。但每逢初一十五就會給別的東西騰地方。

楊謙穿著一身粗布短打,肩上披一條搭肩,左看看右看看,完全一副看熱鬧好奇的樣子。這副模樣在這邊小市裡惹來攤位上攤主們會心一笑。

什麼都不懂的小年輕在這裡就跟一隻肥羊一般。就看哪個有本事牽羊割肉了。

“來看喲!前朝宮裡流出來的玩意兒!”

“不賣贗的,一水的真傢伙!”

“待有緣人吶!無緣的給多少錢都不賣!”

楊謙走了才沒幾個攤子,就已經差點憋不住要笑場了。不是他笑點低,而是眼前這一幕幕實在是激發他笑點。

“老兄,這玉象品相差了些,要不是前朝的玩意兒根本就不值錢,你再給少一點!”

“兄弟,沒辦法呀!這玩意品相的確差點意思,但你看看這玉象肚子上的幾個字沒有?這可是前朝皇帝年幼時手書上去的豪言壯語,價值怎麼同日而語?”

“不行,這太貴了。便宜些。”

“不行,真沒得少了。不信,你讓邊上這小兄弟來掌掌眼,看看這東西如何?”

就像一個情景劇,完全符合一個“撿漏”的劇情。目的是兩個,一個就是要讓楊謙知道那尊其貌不揚的玉象乃是前朝之物,並且還是“意義非凡”的東西。另一個就是要把楊謙給扯進這單“生意”當中。

後續的發展基本上分兩種,一種是“買家”沒那麼多錢,說是讓楊謙跟他湊錢一起買下這件東西,然後因為相信楊謙將東西押在楊謙這裡他自己去湊錢,之後消失不見。

一種是“買家”和“買家”最後談不攏不歡而散,“賣家”轉頭朝楊謙兜售,以“最實誠”的價格讓楊謙吃下那尊玉象。

不論哪一種,都是想要通過“情景”和“言語”營造出那玉象的稀缺和珍貴,以及勾起大部分人心底面對橫財的貪慾,並在“橫財”面前逐漸失去理智。

俗稱鬼迷了心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