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如蛟 作品

第276章 楊大人鍛刀記

  扔了一塊鐵錠進爐子裡,然後楊謙就雙手按在鍛爐的兩側,掌心正好壓在他銘刻在爐子上的兩處法陣紋路交匯點,有個專門的名字叫:陣眼。

  隨著鍛爐的啟動,內部看不見的爐壁上同樣開始散發出異常的高溫。

  只見化為鐵水之後,爐內生出一股無形的力道,像是對著這團鐵水不停的揉打,揉打過程中一縷一縷的灰色東西從鐵水裡被神奇的排了出來,掉在鍛爐內部的一個凹陷裡,而鐵水的體積也隨著這些東西的排出變得越來越小。

  普通鐵匠是不會把鐵錠加熱到這種地步的,頂多燒紅燒軟就可以進行鍛打的階段了。

  而楊謙煉器的話,現在才剛剛開了一個頭而已。甚至連前綴都還沒完。

  短短十來息,鍛爐內的那塊鐵錠就已經熔化成了一團鐵水,飄在爐內。

  楊謙感應了爐內的情況,這才慢慢收了爐內高溫,然後用法陣將裡面最後剩下的那半顆豌豆大小東西取了出來。

  白灰色,看著依舊是金屬模樣,但這已經不再是凡鐵了,而是鐵精。

  也是楊謙目前能最容易獲取的一種煉器材料。

  

  一般五斤精鐵可以煉一兩鐵精出來,名字顛倒一下,就幾乎可以稱為兩種東西。

  而楊謙掌心這半顆豌豆大小的東西就是鐵精,並且足足重達二兩!

  其實鐵精雖然易得不太受煉器師青睞。一是鐵精對靈氣和法力的傳導不太敏感,比起別的煉器材料顯得很遲鈍。

  二是鐵精太重了,拳頭大小的一塊就能重達幾十斤。用來煉製法器的話太過笨拙。

  但楊謙不在乎,他是武修,用的是先天真氣,鐵精傳導先天真氣速度很快,一點也不遲鈍。並且鐵精這種小體積大重量的特性在楊謙這裡不但不是缺點,反而是優點。

  楊謙就是覺得兵刃太輕不趁手,如今有了鐵精那就完美解決了他的問題。

  不過光有鐵精還不行,需要別的煉器材料來增加更多的兼容性,不然鐵精的質地並不適合銘刻上多少法陣,這會限制法器的主要威能。

  於是楊謙在淬鍊了大半個拳頭大小,足足四十斤的鐵精之後就將自己的天霜刀扔進了爐子裡。

  回爐。

  反正天霜刀已經廢了,修復起來極為麻煩不說,也無法改變天霜刀本身就已經不能滿足楊謙殺伐需求了。正好廢物利用,回爐得到一些能用的材料,用在新的法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