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筆梨 作品

第358章 暹羅與黴國(三)

  幾乎所有的暹羅供產首領都是純正的華人,尤其受到馬列思想的意識型態滲透,但是許多基層人士是擁有華人血統的暹羅人。隔年披汶在無視華夏的請求下廢止雙重國籍。與簡報和正治宣傳皆口徑一致,黴國大使館宣稱曼谷的“軍事設施相關地圖和資訊”被賣給了紅蘇,進行中的計劃是要廢黜國王、推翻舊x政x府並建立一個“新的人民的政x府”。

  1955年初退守臺島的蔣光頭寫了一封信給東南亞條約組織,宣稱暹羅華人大多支持紅色華夏。但後來披汶和鮑聯手致力於對華關係,代表反紅色華夏活動的路線再度反轉。披汶舉行新聞記者會,表示容許反美觀點、譴責政變並樂見新的政黨。鮑釋放正治犯,並且加入中國,批評讓他們遭受封鎖的法律。1956年的國籍法讓所有在暹羅出生的人獲得國籍。

  暹羅的兩位掌權者都做出驚人之舉,雙雙邀請帕儂榮回國(卻未成功),並且援引皿煮,主張友好對待華夏是出於人民的意志。立場循環反覆且自私的舉動招來反效果。改變與華麗詞藻來得太遲,選民在1957年大選拒絕作為黴國追隨者的披汶,並且怪罪美方駐泰大使館意圖影響選舉。鮑的往來關係也被視為一丘之貉。僅有陸軍第一師的團長、立場一貫反美的沙立獲益,他的支持者來到中情局和標準石油(standardoil)辦公室前抗議,這有可能象徵著暹羅外交政策的顯著轉捩點,以及未來數十年的截然不同軌跡。相反地,同樣笨拙的黴國人逃過一劫,而華人並未如前世般浪費了絕無僅有且代價高昂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