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作品

第128章 稅制改革!

  這也是朱標他們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

  “咱大明的稅制比較複雜,現在有匠役稅、田賦、徭役、礦稅、關稅等等。其中稅收最主要的來源是田賦,即對待田賦,按畝徵收,南北不同,通常是夏秋兩季徵收。”李進開口說道。

  這點朱元璋和朱標自然知道,他們要聽的不是這個。

  李進繼續開口說道:“天下田地分官田和民田兩種,其中官田稅重數倍於民田。”

  民初時,官田稅重到什麼程度?

  哪怕風調雨順,租種官田的老百姓辛苦忙一年,交完租稅後,所剩不過半年的口糧而已。

  老百姓賣兒鬻女尚不能生存,自然會出現逃亡拋荒的情況。

  

  官田被拋荒,朝廷自然也就沒有稅收。

  李進開口道:“陛下、殿下,因此臣以為降低官田賦稅,刻不容緩。如果單純只為充盈國庫,而一味加大官田稅賦,無異於是殺雞取卵。”

  官田的土地所有權屬於官府,官府將土地租給農民,官府除了正常賦稅外,國家還會額外徵收地租。那麼,由於官田的地租和田賦兩者合二為一,因此官田賦稅較之於其他形式的田稅,才會重這麼多。

  “那麼民田呢?”朱標開口問道。

  李進答道:“民田的情況也不樂觀,雖然民田僅十稅一,負擔輕很多。可如今已經出現大戶兼併土地的跡象,而且這個情形有往愈演愈烈的趨勢方向發展。大戶們自有各種方法逃避稅賦,“逃田”、“詭寄”、“飛灑”、“移丘”、“換段”、“改冊”等等無所不用其極,官府一樣收不上稅來。”

  “陛下不信的話,可以派人去鳳陽府老家看看那邊的現狀,如今良田已經都被淮西勳貴給佔了。我叔叔回老家,也只能耕種劣田,怕是連吃飽飯都難。”

  這次科舉,推行了政審制度。

  朱元璋和朱標自然知道李進口中的叔叔是誰。

  想到為自己出生入死的馬三刀,最後淪為這等下場,朱元璋不勝唏噓。

  而在聽到淮西勳貴的所作所為時,臉色陰沉的有些可怕,坐在座位上,扶著膝蓋的那雙大手,青筋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