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作品

第141章 現代科學實驗

金師傅揉了揉眼睛,眼裡露出不可思議的神情。

他走上前,在草蓆前蹲下身子,仔細查看,只見隨著楊憲一遍又一遍犁沙,白沙中一些黑色、褐色的粉末不斷被特製的細齒竹耙子上綁著的那一塊塊黑乎乎的細長石頭給吸出來。

“大人,這黑乎乎的石頭是磁石?”金師傅忍不住開口問道。

楊憲點了點頭,笑著開口道:“既然知道玻璃燒製出來混有雜色的原因是因為以鐵為主的雜質,那麼我們要做的就是祛除雜質。用這特製的細齒竹耙子犁沙的過程,就是在給石英砂除鐵。”

“老金啊。”

“小人在。”

“接下來,我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你了。你用我方才的方法,一一將這些沙子做好除鐵的工作,然後投入玻璃燒製,並做好記錄。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出,哪個地方產出的石英砂,最適合做透明玻璃。”楊憲開口道。

需要實驗的不僅僅只是這七袋沙子。

接下來,還會有源源不斷,來自全國各地的沙子送往揚州。楊憲要做的就是以目前的條件,找出最優解。

揚州,這邊所有事情都在有條不紊地推進。

而這一天,楊憲收到了一份來自李進的信。

信裡內容,除了向楊憲問安之外,著重提到了定遠縣那個胡氏父女的現狀,講了胡葉兒對楊憲的崇拜,講了他們取水的苦難。李進在信中求問楊憲,是否有什麼辦法能夠幫到這對父女。

“在這件事上,這世上如果真的還有誰能夠幫到他們的話,我能夠想到的,就只有楊大人。”

“學生李進,敬扣金安。”

楊憲放下手中的信。

認真思考了起來,取水困難,那麼用水車就行了。

水車最早出現是在我國三國時期,由魏人發明製造。

後來到了唐宋時代,水車已經發展到,能夠利用水力為動力,做出筒車,配合水池和連筒可以使低水高送。

而到了現如今明代,水車技術已經十分成熟。

只是如今最大的困難是,按照李進信裡所描述,取水的地方是在山腳,而耕種的田地卻是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