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八百種壞毛病 作品

第230章 比起邏輯,我更願意相信楊憲

 第230章 比起邏輯,我更願意相信楊憲 

 此時的日本本土,幾乎沒有火器。 

 那些時常出海當倭寇的不算,日本本土他們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火器的存在。 

 雖然之前元朝,元世祖曾經發動過兩次入侵日本的戰爭,可都因為天災颱風的緣故,蒙古人並沒有踏上日本的土地,因此並未把火器的種子帶過去。再加上那個時期火器無論威力、還是射程都極其有限。 

 原時空日本人真正見識火器的威力,還得等到明永樂十七年的望海鍋大捷開始,在這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倭寇時常受到火銃的打擊。 

 他們才第一次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如此強大的武器,日本人也逐漸瞭解到火器的威力與重要性,他們這才開始有目的地學習中國火器的製作方法。 

 當然日本火器真正迎來快速發展,還得等到200多年後,一艘葡萄牙商船被颱風吹到了九州薩摩以南的種子島開始。 

 日本“鐵炮傳來”的故事也由此展開。 

 戰國中後期,其中實力雄厚的大名,有甲斐之虎稱號的武田信玄部下就有一支裝備精銳的火槍手部隊。 

 因此在山名時氏他們眼中,大明的士兵們舉起了一種奇怪的長型武器,他們愣了一下,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密集的槍聲響起! 

 這種聲音,他們從來沒有聽到過! 

 他們腦海裡還停在思考這究竟是什麼東西的階段,那一顆顆奪命的子彈,已然射了過來。 

 噗!噗!噗! 

 子彈打在他們的身體上,發出一聲聲悶響。 

 山名時氏身前的日本武士,一個個應聲倒下。 

 運氣好的當場一擊斃命,運氣不好的身受重傷,躺在地上,發出撕心裂肺的哀嚎聲。 

 等待他們的依舊是死亡。 

 僥倖沒有把打中要害的,無非是在死前多受一些苦而已。 

 在一輪密集的射擊後,根本不需要徐達命令,站在第一排的大明士兵主動後撤,第二排火槍手往前走了一步,舉起了手中的洪武步槍,整個流程下來,所有人都默契無比。